07/06 08:54 / 北京青年报
近日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的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中称,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麦趣尔”)生产的2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
06/27 18:24 / 信网
青岛啤酒·时光海岸精酿啤酒花园不只是一家啤酒体验店,更是展示城市风貌、汇聚人流商机的会客厅,将助力西海岸新区把每年夏天的啤酒狂欢变为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啤酒节”。
05/27 10:09 / 半岛都市报
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吃粽子划龙舟是节日的传统习俗,粽子也是我们传统节日时特有的食品,已经有上千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
05/25 11:28 / 中国新闻网
沙县小吃的崛起,曾经填补了上世纪末国内餐饮市场的空白。但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快速发展的餐饮业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餐饮连锁店店,更有柳州螺蛳粉等新晋网红。
05/25 09:28 / 青岛晚报
崂山区知名餐饮商家的大厨们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同台竞技,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闭幕式上,相关领导嘉宾为获奖商家和主厨颁发奖牌和证书。
05/24 15:36 / 信网
大家互相交流,同台竞技,大公岛酒店、索菲亚国际大酒店、蓝海大饭店等崂山区域知名餐饮商家的大厨们汇聚在一起,大家在比赛中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争相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风采。
05/20 10:22 / 青岛晚报
Q弹的虾肉,浓郁的汤汁,让越来越多的本地人也爱上了这种南方夜宵“之王”。今年更有大量小龙虾涌入岛城,使其价格持续走低,热度更是持续走高。
05/13 11:14 / 半岛都市报
近年来,岛城年轻客群餐饮行为习惯不断改变,促使餐饮经营者在就餐环境、菜品特色、品牌文化等领域挖潜、升级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04/28 22:57 / 信网
4月28日上午,青岛•莱西首届水库鱼厨王争霸赛在美丽的莱西湖畔开幕。比赛在莱西市锦城大酒店和产芝自然村两大赛场同步进行,吸引近50位“鱼大厨”参赛。
04/27 09:25 / 经济日报
“妈妈的味道”要不要贴标签?网友们为这个问题吵翻了天——近日有媒体报道,王女士销售婆婆毛妈妈“自制”的粉蒸肉、回锅肉等土特产时,被职业打假人邵先生盯上,指出货物没有标签,是“三无产品”,并向法院起诉。法院二审判决王女士退还货款并给予10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
04/27 07:34 / 青岛早报
“这几天沙子口的鲅鱼大量上市,价格也比前几天便宜了不少。 ”在城阳活鲜商贸城做鲅鱼生意的潘先生介绍,近来,每天仅在城阳活鲜商贸城交易的沙子口鲅鱼就超过了3万斤,价格也是一天一降,前一天每斤42元,今天就降到了35元。
04/25 08:41 / 红星新闻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以下简称“预制菜联盟”)于4月16日正式成立,成为首个全国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
04/24 16:55 / 信网
比赛期间,一道道香气四溢的菜肴被端上展台,宽阔的展台展示出崂山“山珍”与“海味”的独特优势。“干煸安康鱼”“大虾烧白菜”“崂山蘑菇炖鸡”三道菜品烹饪为系列比赛“打头阵”。各位主厨大展身手,火热的气氛点燃了赛场。
04/20 07:37 / 青岛早报
今年的首批小龙虾均来自江苏,价格比往年偏高,批发价格在每斤15元左右,后续随着南方多地小龙虾陆续抵青,价格将回落至去年水平。预计进入5月份后,进青的南方小龙虾数量每天将超过15万斤,到时价格也将更加亲民。
04/12 09:49 / 青岛日报
鲅鱼,是深受岛城市民喜欢的海鲜之一。和头茬春茶一样,春天的第一网鲅鱼,也是金贵得很。每年的清明过后,辛勤的渔民总会根据气温的变化和鱼汛情况,及时出海收获第一网鲅鱼。
04/06 07:54 / 青岛早报
虾虎前些年的码头价只要几元一斤,很多市民一买就是一大盆,如今涨到了几十元一斤,再通过海鲜商贩运到市场上,零售价格就达到了50元以上。清明节期间,虾虎价格最贵时达到每斤70多元。
03/16 15:55 / 北京晚报
4月1日,北京《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将实施,规定外卖商家应使用外卖包装封签或一次性封口的外包装袋等密封方式,使封签外包装袋口在开启后无法复原。
03/10 09:57 / 央视财经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被网友称作“国民女神”的调味品品牌“老干妈”对经销商发布了一份调价公函,表示“因原材料、运费等成本的上升”,从2022年3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销售价格进行重新调整。那么,市场上老干妈的售价是否已经出现了变化?
03/08 15:40 / 北京晚报
“冰立方”在冬残奥会期间推陈出新,餐饮团队为国际宾客呈现鳕鱼泡饼、炸酱面等美食,抓住大家的胃口。大厨还精心制作了一尺半的大油条,长度近似小臂,让宾客们吃得过瘾。有滋有味的菜品让客人们感受到北京的热情与好客,变成各国宾客们舌尖上的美好记忆。
02/15 07:41 / 青岛日报
在即墨沿海村落,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用黄豆面捏灯,俗称豆面灯。豆面灯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做灯前先用食油掺和豆面揉成筋道十足的面团,之后塑型、风干、上色、上釉。
02/14 09:57 / 半岛都市报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大型商超发现,汤圆成了冻品区的主角,各种新奇口味的汤圆纷纷上市,产品卖点已从馅料转移到面皮上,引得不少市民前来购买。
02/14 09:02 / 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元宵节的临近,线上线下再掀新一波与元宵节相关的消费热潮。今年的元宵节,北方的元宵、南方的汤圆都推出了各种不同口味,老字号依然非常受欢迎。
01/29 08:02 / 青岛早报
从新年的第一口甜蜜,到四季赠予的脆爽,再到辽阔海洋送来的鲜香,以及“无肉不欢”的丰腴……终于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千滋百味,将要汇聚成一桌期盼已久的家宴——年夜饭。
01/09 10:35 / 信网
孔子提出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对鲁菜最好的诠释。本次大赛有力推进了鲁菜的转型升级、品质发展,通过重构鲁菜新爆品、重塑鲁菜新品牌,打造了鲁菜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新平台。
12/27 07:52 / 青岛早报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村民的屋顶成了“晒鱼场”,小渔村成了以渔家文化为主的旅游特色村。即墨鳌山卫街道垛石村54岁渔民孙诚谭说,他家祖辈以晒鱼为生,每年冬季,村里许多渔民都忙着晒鱼,每年全村有200多万斤鱼销往全国各地。
12/21 10:32 / 中国新闻网
经历了许多年的演变之后,如今人们过冬至,会吃些什么?怎么过?对此,记者在随机采访中收获了各种不同的答案:饺子、汤圆、锅仔……饮食背后,不乏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