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常州金坛回应公墓“干部区”:系民众称呼习惯 对购买人不作要求
6日,常州市金坛区殡葬服务中心(区公墓办)就引发关注的公墓“干部区”一事作出回应。称,“干部区”因此前很多老干部安葬于此,被当地人习惯性称为“干部区”。“干部区”墓地在销售上对购买人不作要求,不存在特殊化。
近日,有媒体报道,常州市金坛区一处公墓划分出“干部区”“华侨区”等区域,并立有牌子加以区分。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
殡葬服务中心回应称,该处公墓是属于区民政局下属的经营性公墓,于1984年成立。内部确实设有“干部区”“华侨区”等墓区。
关于“干部区”的由来,殡葬服务中心解释称,在公墓设立之初,金坛县(金坛区前身)全面推进火化,倡导民众骨灰集中到公墓安葬。当时,县委县政府的老干部们带头践行骨灰集中安放,由于很多老干部安葬于此,因此被当地民众习惯性称为“干部区”。墓区内也有普通群众安葬。
随着公墓向公园化发展,金坛区殡葬服务中心对公墓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墓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老墓区家属反映找不到祖坟。2021年,区殡葬服务中心为了方便群众祭祖,为老墓区安插了名称标牌。为了照顾老百姓习惯,树了“干部区”“华侨区”标识牌。
殡葬服务中心表示,“干部区”墓地在销售上对购买人不作要求,不存在只对干部身份的人开放。“干部区”共有墓穴120个,“华侨区”共有墓穴58个,已于上世纪末全部售罄。由于没有考虑周详,殡葬服务中心将对相关墓区重新命名。(记者 唐娟 钟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胡晨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