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网络中国节·元宵|一盏“豆面灯”:300多年民俗里的佳节味

2022/02/15 07:41

阅读:

原标题:一盏“豆面灯”:300多年民俗里的佳节味

各种造型的豆面灯(来源:青岛日报)

威风凛凛的老虎、金光熠熠的彩凤、憨态可掬的大象,还有螃蟹、大虾、八带等多种本地特色海鲜……元宵节将至,走进即墨区田横镇南芦村71岁村民孙秀芳家,正巧赶上她和老伴盘坐在炕头上精心制作豆面灯。伴随着时代变迁,一盏盏豆面灯成了即墨岛里一带渔家文化的独特标识。

在即墨沿海村落,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用黄豆面捏灯,俗称豆面灯。豆面灯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做灯前先用食油掺和豆面揉成筋道十足的面团,之后塑型、风干、上色、上釉。待正月十五奉上祠堂之前,在灯盏内插上一根当地山上特有的草木,并缠以棉絮做灯芯,倒入豆油,一盏活灵活现的豆面灯就做好了。

即墨区沿海岛里渔家人的元宵节其实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的。当天,村民们都会到祠堂摆放好精心制作的豆面灯,供奉先人,等到正月十五傍晚点亮面灯,这不仅寄托着人们浓厚的乡情,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一团豆面,几把剪刀和毛笔,用上大半天时间,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盘上了红色的柱子。在即墨沿海渔村,正月十五元宵节制作豆面灯的习俗已经传承300多年,成为当地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豆面灯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最初的几种逐渐发展到现在的70多种,螃蟹、大虾、八带、比管鱼、扇贝、琵琶虾等岛里特色海鲜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李源菁]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