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网络中国节·元宵|一盏“豆面灯”:300多年民俗里的佳节味

2022/02/15 07:41

阅读:

原标题:一盏“豆面灯”:300多年民俗里的佳节味

各种造型的豆面灯(来源:青岛日报)

威风凛凛的老虎、金光熠熠的彩凤、憨态可掬的大象,还有螃蟹、大虾、八带等多种本地特色海鲜……元宵节将至,走进即墨区田横镇南芦村71岁村民孙秀芳家,正巧赶上她和老伴盘坐在炕头上精心制作豆面灯。伴随着时代变迁,一盏盏豆面灯成了即墨岛里一带渔家文化的独特标识。

在即墨沿海村落,每逢元宵佳节,家家户户都会用黄豆面捏灯,俗称豆面灯。豆面灯以黄豆面为主要原料,做灯前先用食油掺和豆面揉成筋道十足的面团,之后塑型、风干、上色、上釉。待正月十五奉上祠堂之前,在灯盏内插上一根当地山上特有的草木,并缠以棉絮做灯芯,倒入豆油,一盏活灵活现的豆面灯就做好了。

即墨区沿海岛里渔家人的元宵节其实是从正月十三开始的。当天,村民们都会到祠堂摆放好精心制作的豆面灯,供奉先人,等到正月十五傍晚点亮面灯,这不仅寄托着人们浓厚的乡情,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祈盼,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一团豆面,几把剪刀和毛笔,用上大半天时间,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盘上了红色的柱子。在即墨沿海渔村,正月十五元宵节制作豆面灯的习俗已经传承300多年,成为当地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豆面灯的品种越来越丰富多样,从最初的几种逐渐发展到现在的70多种,螃蟹、大虾、八带、比管鱼、扇贝、琵琶虾等岛里特色海鲜也被制作成了豆面面塑。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李源菁]

青岛话题

中秋国庆黄金周青岛酒店预定火爆 胶州成客房“销冠”

09/21 08:23 / 半岛都市报

市区经济型酒店价格已上涨两三倍,有的酒店部分房型已预订一空,胶州、西海岸、李沧地铁沿线的酒店客房订单量暴涨。

国庆黄金周火车票开售 青岛始发部分车次车票“秒光”

09/14 07:47 / 半岛新闻客户端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喜相逢”,将迎来8天超长黄金周,探亲客流和出游客流叠加,或将迎来史上最热的国庆黄金周。

深度报道

利润空间小、入行门槛低 网约车“内卷”加剧亟待提质升级

09/22 07:47 / 青岛日报

驾驶员接单后又取消订单的现象不断,引发乘客不少投诉。记者调查发现,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内卷”加剧,已经影响到服务质量和行业的健康发展,网约车行业亟待提质升级。

“村村有好戏”击鼓开场 青岛推出“两节四集五赛系列活动”

09/21 07:37 / 青岛日报

围绕“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活动,青岛各区市以乡村“五大振兴”为主要内容,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角,提升群众参与度,推出“两节四集五赛系列活动”,唱响“五台戏”,可谓精彩不停、好戏连连,展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