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近日,崂山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青岛市崂山区第一中学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公告》,根据公告,该项目正是备受关注的国信地块配套初中。同时也意味着,“崂山一中”校名再现江湖。这一公告的发布,回应了家长和社会一直以来的期待,也是青岛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大事。
崂山一中落定 浮山新区教育资源将重新洗牌
随着市北浮山后和崂山埠东片区内的新建小区不断交付,该区域适龄儿童数量日益壮大,为缓解逐年增大的入学安置压力,青岛不断加大学校新建、改扩建力度,持续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与此同时,日渐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对周边居民入学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该区域内的鲁信长春小区属于浮山小学招生范围,在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建成前,作为与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双选区域,居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适龄儿童选择在这两所小学就读。随着浮山小学改扩建工程的推进,该小区学生或将回归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由于该区域家长对现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可度存在差异,鲁信长春小区学生能否继续就读青岛第二实验初中的问题,受到不少家长关注。
目前,该区域初中学校地域分布不均衡。国信地块配套初中建成启用后,将成为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对口直升初中。后期,崂山区和市北区的小升初或面临分流,也就是说,崂山区埠东片内学生的小升初,或许会在国信地块配套初中和浮山九年一贯制学校这两所新建学校实现,不再参加市北浮山后片区内青岛第二实验初中、青岛65中等学校的电脑派位。由此可见,国信地块配套初中的建设,对该区域小升初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岛市教育局、崂山区政府等相关负责人做客民生类网谈节目时,国信地块配套初中的建设情况屡屡被提及。据了解,该地块使用权归国信集团所有,此前,崂山区多次与国信集团就征地事宜进行沟通协商,研究出了多种土地问题解决方式,但迟迟未达成一致。千呼万唤始出来,随着项目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日程安排的发布,“崂山一中”落定,说明该地块使用权问题已解决,这所初中的建设终于迎来新进展。
再造青岛东部教育新高地 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事实上,“崂山一中”这个校名对很多青岛人来讲并不陌生。最早使用该校名的是大家所熟知的青岛58中,该校建于1952年,始为青岛五中,1969年改称崂山一中,1994年更名为青岛58中,凭借优异的教育成绩成为青岛名校,助力无数学子成才。肩负名校的社会责任,2023年8月,青岛58中北校区落地青钢片区,此外,青岛58中将托管该片区内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助力提升低效片区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所崂山一中为现在的青岛67中,该校建于1995年,是青岛高科技工业园与曲阜师范大学联办的一所完全中学,原名“青岛市高科园第一中学”。2000年,经崂山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学校加挂“崂山区第一中学”校牌。200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崂山区第一中学”。2016年学校从崂山区划为青岛市教育局直属,2019年更名为青岛67中。经过多年发展,学校在探索特色实验班、“文理融合”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已成为青岛优质教育的名片。
时隔四年,“崂山一中”再度被启用,足见崂山区及青岛市教育局对这所初中的重视。配建游泳池、运用“5G与AI”等技术、打造体育特色学校……根据公告,这是一所集高标准建设定位、学习环境、功能配套于一体的“国际准三代学校”。未来,相信这所备受关注的初中,定能延续此前学校的荣光,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位于青岛国信体育中心东北角,北临城市快速路同安路,紧邻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前期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周边交通现状,学校启用后,相关部门要配合做好学生上下学时的交通疏导工作,避免加剧周边道路拥堵,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此外,由于许多老青岛人对“崂山一中”的印象还是海尔路桥底下的青岛67中,待新校启用后,应当做好宣传和标注,避免给大众造成误解。
未来,期待这所备受关注的学校能交出一份令家长、学生及社会都满意的答卷,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再造青岛教育新高地。
信网评论员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