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商家“帮”观众自动续费 警惕微短剧付费“陷阱”

2024/05/13 13:40

阅读:

原标题:警惕微短剧付费“陷阱”(百姓关注)

近段时间,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吸引了许多观众。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有读者反映自己为看微短剧莫名其妙就付了费,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因为不熟悉电子支付,不知不觉就支付了高额费用。

上海静安区的陈女士退休在家,常常拿着手机看微短剧。“前几集都免费,看到第十集时,屏幕上跳出了要求充值的提示。”陈女士以为花9.9元就能解锁整部剧,没想到看完3集后,被提示余额不足,要求继续充值。陈女士追的这部剧总共80集,跌宕起伏的剧情促使她一再充钱,一开始是充“金币”,后来直接开会员。“看完一部剧,前前后后花了200多元。”陈女士说,她追了不少微短剧,花了不少钱。

为了吸引观众付费,一些微短剧商家可谓套路满满。商家先在视频平台打广告,吸引观众跳转到小程序。一开始可以免费追剧,到了一定集数后就需要付费观看。而观众也并非直接充值现金,而是需要转换成商家自行拟定的“金币”“金豆”“看点”等虚拟货币单位。这些虚拟货币单位能看多少剧集,完全由商家说了算,不但费用高昂,兑换规则还会被随意更改。

为了诱导观众付费,商家提供月度、季度以及年度会员等多种充值模式,号称“时间越长越便宜”。但观众充值会员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即便成为年度会员,也只能观看这一部微短剧,别的新剧还是不能看。

此外,有的商家还会默默“帮”观众自动续费。例如第一次充值时,界面默认勾选“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的选项。因为字号太小且位置不显眼,有的观众根本没有注意,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连续扣费。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其中就有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以低价噱头吸引用户,而实际观看成本达到数十元乃至上百元,涉嫌虚假宣传;在充值界面没有清楚详细的使用规则、用户须知、会员协议等,甚至默认自动续费,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

“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出台审核的细则、标准,以及信用监管制度,把不良商家和相关责任主体纳入‘黑名单’。”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许泽玮建议,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品,也应该强调行业自律,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净化行业生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3年11月宣布启动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等。多个短视频平台也相继出台措施,打击违规低质微短剧。

除了信用监管和行业自律,还要重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少微短剧制作方被投诉后往往直接下架视频,消费者找不到途径退费,维权困难。“如果平台方不能提供平台内经营者的具体名称和有效联系方式,发生争议时,平台要承担先行赔偿责任。”刘俊海说。

与此同时,微短剧在内容生产质量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度上仍有提升空间。“加强治理不是限制微短剧的发展,而是为了行业长足进步。”许泽玮建议,制作方需要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在内容建设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剧情的丰富性和深度,在文化传播、思想价值层面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

本报记者 史一棋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荣]

青岛话题

“定制餐厅”暖胃暖心又便捷 青岛拓展“公交+”服务

03/04 07:38 / 青岛日报

车辆更新让乘客乘车更加舒适,公交出行服务品质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探索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拓展“公交+”定制服务、婚庆等个性化、智慧化服务,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努力营造更加顺畅便捷的城市交通环境。

青岛上榜“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

02/05 13:15 / 观海新闻

日前,支付宝发布2025春节消费观察,旅行过节已成为欢度春节的新方式,蛇年春节,青岛入选“南方人爱游的北方城市”名单,同样上榜的还有北京、哈尔滨、沈阳和西安。

深度报道

历史街区底蕴+超绝情绪价值 青岛不辜负这“一手好牌”

03/17 09:54 / 观海新闻

据了解,八大关、太平角的部分房屋目前已建立“建筑健康档案”,运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监测,并积极打造文化IP矩阵,开发建筑主题文创、数字藏品等衍生品,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形成生态圈。

青岛馆陶路打造“老城沉浸式市井文化休闲街区” 营造品质风尚生活

03/10 09:03 / 青岛日报

近年来,市北区在打造闲适生活文化体验区方面的探索不断,以期通过引入餐饮美食、城市民宿、复古市集、文化剧场等多元业态,深化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体验。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