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大暑时节:做好这三点 借天时治冬病

2024/07/22 14:50 信网

阅读:

信网7月22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吴绍康)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古诗“乾坤大暑似蒸坊,垅热风炎鸟兽藏”很形象地描述了大暑节气的气候特征。大暑时节,骄阳似火,我们该如何顺应节气,安然度夏?请做好以下三点。

冬病夏治

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夏季往往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冬病夏治具体治疗可以打组合拳,即内服汤药+艾灸+三伏贴。

内服汤药可以在“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基础上,侧重恢复脾肾功能。恢复脾肾功能,可考虑诸如四逆汤、附子理中汤、茯苓四逆汤等,需要在中医师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择服用。

艾灸可以重点选择关元、中脘穴,每天最好只艾灸一个穴位,艾灸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期间避免烫伤,艾灸前后多喝粥、汤类,同时注意避风。

三伏贴,错过头伏还可以贴,在三伏天这40天的时间内都可以贴敷。穴位贴敷本身是对穴位的长期刺激,一次贴敷时间在4小时。一般从初伏开始,每十天贴一次。如有需求,可至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中医理疗科咨询。

健脾祛湿

大暑前后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此时人的脾胃运化能力差,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或者大量喝冷饮,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下面给大家推荐两款祛湿食疗。

中药养生茶饮

首先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乌梅饮。乌梅饮是每年夏天都比较火的一个中药茶饮配方,包含乌梅、山楂、荷叶、陈皮、甘草、桑葚等,再加上冰糖调整一下口味,主要有生津、解暑、消食、降脂的功效。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市北院区中药房还针对大暑节气潮热多湿的特点,推出了“大暑养生茶”, 在中药房窗口供大家免费饮用。它是在《金匮要略》“外台茯苓饮”的基础上由茯苓、人参、陈皮、生姜等化裁而来的,能够健脾祛湿、利水消肿,适合脾虚湿盛的人群。常见症状如头发油腻、齿痕舌、胃口不佳、水肿、大便粘腻等。

四神排骨汤

四神汤是一道中医著名的膳食良方。由山药、芡实、莲子、茯苓组成。山药生津益肺滋养皮肤,芡实滋补肾精,莲子清心醒脾,茯苓利水祛湿,加一味糯米,在健脾暖胃的同时,还能使汤汁更佳醇厚丰美。

补充津液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出汗多就容易伤津液,津液水平低下,濡养不好心,就会出现心烦意乱、食欲不振、焦虑急躁、失眠等情况。如何防止伤津液?可以常喝大米汤。大米具有和胃气,补津液的作用,自古有“代母乳,比豆浆,赛参汤”等美誉,是物美价廉的养生佳品。天热时,也可以时不时喝一些绿豆汤,清身体里面的虚热。但是绿豆偏凉,喝多了容易伤脾胃,因此建议在熬煮绿豆汤的时候,可以配合大米一起。

最后提醒大家,空调不要直吹,温度设置在26℃左右即可;午后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水,适度纳凉。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