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8月1日讯(记者 顾青青)近日,青岛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高温炙烤下,“热射病“也成为了热搜词汇。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怎么产生的?该如何防范?面对热射病高发期,青岛市立医院发布“预防指南”。
什么是热射病?
“热死人”并不是一句玩笑话。随着高温天气,各地“热射病”高发,如不及时救治,致死率高达50%。
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也称为“重症中暑”。它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引起肌肉温度升高,身体调节功能失衡,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发热、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病症。
“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急诊抢救室主任王玉芹表示,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
“最常见的是劳力性热射病,由于高温下,经过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通常高温作业者、户外运动人员多发。而非劳力性热射病,则是由高温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急诊抢救室主任王玉芹表示。
出现症状要注意 这些人群要警惕
中暑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工作都会导致中暑。“中暑的发展过程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如果出现症状,提早处置,一般不会发展为热射病。”
王玉芹主任介绍,“先兆中暑”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意味着患者已经进入先兆中暑的状态,患者需赶快离开高温环境,寻找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含有盐分的清凉饮料,涂抹或服用祛暑药物。
而“轻症中暑”,症状多表现为呕吐、眩晕等。如不加以干预,则会发展为“重症中暑”,进而发展为热射病,出现意识障碍、肌肉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引发多脏器衰竭,造成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身体较为虚弱的人,比正常人中暑概率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孕妇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群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敏感度非常低,要尤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降低热射病关键在于预防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持续高温炙烤下,热射病再次进入高发期。“预防大于治疗”是防治热射病的原则。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急诊抢救室主任王玉芹表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和不通风的环境、减少或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
“另外,夏天大家注意及时补水,平日多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备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常用药,如发生中暑症状,可以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并及时进行物理降温。但如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等热射病症状时,要持续有效降温,同时注意气道通畅,及时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王玉芹表示。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