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1岁娃横遭“冷酷杀手” 这种致命菌可能就藏在你家冰箱

2024/09/27 08:57 信网

阅读:

信网9月27日讯(首席记者 丛黎 通讯员 谢小真)家里的冰箱,万物皆可装,是不是常被塞得满满当当?然而,食物进了冰箱并不代表就进了保险箱。日前,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儿科迅速识别并成功救治一名感染李斯特菌的1岁患儿,为其躲过“冰箱杀手”的致命冷枪。

高烧40℃,西瓜:这个锅我不背

妙妙(化名)反复高热、腹泻4天,门诊输液2天没有效果,由于病情危重,被紧急送到东院儿科,刘秀琴主任看过患儿立即将其收入院。

紧急做血培养、肺部影像、病原学以及生化检查,很快,检验科发出危急值报告,血涂片发现有革兰氏阳性杆菌。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孩子是不是吃了什么不洁的食物?家属自诉孩子年纪小,饮食特别注意,发病前吃了一块西瓜。西瓜会是致病“元凶”吗?家属表示,西瓜是刚刚买来的整瓜,没有隔夜,西瓜被排除“嫌疑”。

入院次日,妙妙持续发热,体温飙升到40℃反复不退,精神萎靡易激惹。完善腰穿检查,脑脊液提示细菌性脑膜炎,血培养给出答案——李斯特菌败血症。

刘秀琴立即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妙妙经历了3周的抗感染治疗、3次腰椎穿刺、3次血培养,最终痊愈出院。

冻不死的致病菌,越冷越撒欢

但是,萦绕在医生和家属脑海中的疑问依然悬而未决:妙妙如何感染的李斯特菌?出院前家属回忆,妙妙于两周前一直在吃冷藏在冰箱里的自制酸奶,只有这一食物保存在冰箱中。

刘秀琴表示,每年夏秋季,患儿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最常见,常常合并发热,在家长的认知中最常见的原因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及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而李斯特菌很多人闻所未闻,它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菌株,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其病死率可达20%~50%。

李斯特菌可在5℃低温下存活并缓慢生长,-20℃下可存活1年。家用冰箱的冷藏温度通常在2~10℃之间,冷冻温度通常在-4℃~-24℃。李斯特菌进冰箱,相当于孙悟空进炼丹炉了,不仅毫发无伤,反而因为没有竞争者,更能茁壮成长。

唯一有效手段:高温加热

据刘秀琴介绍,李斯特菌感染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孕妇、新生儿、小婴儿、老人、肿瘤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是李斯特菌的重点攻击对象。对于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持续发热、严重头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的饮食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面对如此可怕的细菌,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呢?不必过分恐慌,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预防李斯特菌感染的关键在于食品安全和个人卫生。

刘秀琴提醒市民,定期清理冰箱,及时处理过期食物,是预防李斯特菌滋生的第一道防线。别看李斯特菌“生命力”这么顽强 ,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怕热。高温加热是杀灭李斯特菌唯一有效手段。在食用冰箱中的剩饭菜前一定要进行充分加热处理,煮熟烧透这个简单的措施就能对付它。另外,李斯特菌常见于未经加工的食品中,生食这些食物会增加感染风险。

刘秀琴 东院儿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儿科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的处治。专业方向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儿童消化过敏相关性疾病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系统疾患。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 周五全天(东院)

知名专家门诊:周三下午(东院)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