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近年来,野生景点逐渐成为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新宠,保留着原始的自然风貌的小众景点纷纷爆火出圈。最近一段时间,青岛平度大泽山的一处奇石突然走红,因为长得像“山神”,吸引了不少网友前来打卡。
据报道,“山神石”虽然位于景区内部,但是并没有开辟专门的道路。有不少细心的驴友,沿途绑上了布条作为指路标。不少游客也表示山上路比较陡,不适合带着儿童前往。
网红野景点看似诱人,但背后往往危机四伏。国庆假期爆火的哀牢山,被戏称为现实版“云南虫谷”。哀牢山有开发的景区,也有禁区。不让人随便进,自然有不让进的理由。“哀牢山你不用宣传,我活够了自己会去。”这句本意是调侃,却成了一部分人实践的真言。禁区就是禁区,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即使有再大的好奇心,也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要擅自闯入。
青岛此前也出现过多次因为到网红景区、野景点打卡的游客被困的情况。崂山石老人附近的一处山洞,退潮的时候可以进入拍照,但是有些人不熟悉潮汐规律,涨潮以后并没有及时返回被困礁石,多次发生游客被困的事故;两名大学生出于好奇和探险心理,两人攀登上巨峰景区石门涧附近一险峻山崖高处,上去后才发现地形险峻,两人无法安全撤离,于是报警求助。
野生景点的爆火与网络平台种草笔记、网红拍摄打卡视频等不无关系。现在大多数人外出旅游,都喜欢在社交平台上“种草”或“避雷”,而“免费”“人少”“出片”的标签更是一大引流点。对于未开发的区域,很容易激起人的探索欲和征服欲。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盲目跟风去打卡。户外活动安全是第一位,想要畅游必须具备专业素养和风险意识,力所能及,不要强迫自己干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野景点面积大、分布广,管理上难免心有余力不足。有些游客正好钻了没人管的空子,扒开铁皮门去灯塔、拆围栏翻墙也要去看心中向往的“仙境”。有些人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发生意外,可一旦发生意外,救援无法及时到达,极易造成悲剧,国内一些非景区开发的户外穿越线路就反复出现过人员伤亡的情况。
应急管理部日前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第四季度安全防范重点工作。其中提到了要加强对“野景区”、网红打卡点的安全警示宣传和流动巡查,严防违规冒险进入。野景点由于未经过正规开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已经广受青睐的网红野景点,当地应当投入部分资源,配备安全设施,如设警示标志、防护栏、加强巡查等,确保游客生命安全。
人生是旷野,户外是自由。在拍出“人生照片”,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也必须时刻警惕潜在风险。安全得不到保障,景色再美,以身犯险都是不值得的。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