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脉冲星探测成绩单出炉

2024/11/27 08:36

阅读:

原标题:新华鲜报丨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脉冲星探测“成绩单”出炉

新华社北京11月26日电 题:突破1000颗 “中国天眼”脉冲星探测“成绩单”出炉

新华社记者张泉

“中国天眼”FAST发现脉冲星数量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来自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盘点“中国天眼”在脉冲星领域的新发现,研判学科发展前沿。

为什么要探测脉冲星?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后的“遗骸”,是一种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因持续发射高度周期性的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因其具有一系列鲜明“个性”,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

据介绍,脉冲星具有极高的密度,方糖大小的体积就有上亿吨的质量;具有极强的磁场,表面磁场可达到人造最强磁场的百万倍;还具有极强的引力。

这些特性使脉冲星成为研究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和众多天文前沿问题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观测脉冲星,可为脉冲星物理等理论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还可助力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力波等。

自1967年发现首颗脉冲星以来,人类对脉冲星的观测与研究从未止步,相关研究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脉冲星至今仍有众多未解之谜。

“中国天眼”在脉冲星领域有哪些发现?

口径500米,反射面板总面积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能接收到百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站在人类视野的最前沿,“中国天眼”成果频出。

从发现第一颗脉冲星到发现脉冲星数量破千,“中国天眼”只花了7年多时间。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首席科学家朱炜玮介绍,“中国天眼”发现的1000余颗脉冲星中,包括大量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丰富了脉冲星的种类和数量。

“‘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约占人类发现脉冲星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不乏一些特别珍贵的样本,深化了人们对脉冲星形成、演化的认识。”北京大学教授徐仁新说。

“发现脉冲星的过程中,相关科研团队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戴子高说,例如,测量了双中子星的质量并实现了高精度的引力论检验,发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首次测量了年轻脉冲星的三维速度等。

这些发现,进一步打开探测宇宙的新窗口。

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除脉冲星领域的发现之外,中国科学家还在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原创性成果。

未来,FAST将探索在望远镜周围增加辅助天线,以显著增加覆盖天区,并进一步提升灵敏度和空间分辨能力,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来源:新华社 编辑:孙宝震]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