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踏青要小心 被这种“小黑点”沾上严重者甚至肾衰竭

2025/05/07 09:57

阅读:

原标题:被这种“小黑点”沾上,人可能高烧严重者甚至肾衰竭,出门游玩要小心!

天气转暖,正是我们走进大自然,踏青、赏景、露营的好时节。然而,我们在与家人、朋友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要警惕“不速之客”——蜱虫。这种藏在草丛里“芝麻粒”或“米粒”大小的虫子,却能传播致命疾病。

什么是蜱虫

蜱虫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是仅次于蚊虫的第二重要病媒生物,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蜱虫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硬蜱,多生活在灌木丛、森林、草原中;另一类是软蜱,多栖息于野生动物的洞穴、家畜的圈舍、鸟巢及住房缝隙中。

蜱虫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时期,靠寄生吸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血液为生。蜱虫一般呈圆形或卵圆形,由颚体和躯体组成,体长2—10毫米。虽然蜱虫的外观与昆虫相似,但它们并不是昆虫。

蜱虫的生活习性

蜱虫在每年的4至9月份活动相对频繁,其嗅觉敏锐,对人与动物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十分敏感,当与宿主相距15米时,即可感知。一旦有人或动物走过,它会疯狂地晃动身体,有一根足接触到了人或动物,会迅速勾住,一瞬间就爬到人或动物的身上进行叮咬吸血。

蜱虫对宿主的寄生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多寄生于皮肤较薄、不易被抓挠的部位,如人或动物的头皮、颈部、耳后、腋窝和大腿内侧等处。叮咬时,蜱虫会将口器刺入皮肤,并分泌一种麻醉物质,因此人或动物常感受不到疼痛。

不吸血时蜱虫的体积只有芝麻到米粒大小,吸饱血后的蜱虫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蜱虫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宿主的活动,特别是候鸟的季节迁徙,对蜱类的散播起着重要作用。

蜱虫的危害

蜱虫是重要的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传播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不仅会引起局部瘙痒、红肿、溃疡、发炎等症状,同时可传播巴贝虫病、莱姆病、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众多人兽共患病或者自然疫源性疾病,给人类的健康甚至是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危害。

其中巴贝虫病是一种新发、罕见寄生虫病,是由于人或犬、牛、马等哺乳动物感染了巴贝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经蜱虫叮咬、输血或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多无明显症状或出现流感样症状,重症临床表现包括高热、重度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呼吸窘迫、肾功能衰竭、昏迷,甚至是死亡。

户外露营,防范蜱虫的

有效措施

蜱虫虽小,危害却大。户外露营,科学预防蜱虫叮咬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露营地,清理环境

1.避免在草丛茂密、灌木丛生的地方扎帐篷,应选择干燥、开阔的地方;

2.可以在地面铺上防潮垫,进一步隔离蜱虫;

3.确保把帐篷周围清理干净,尽量减少蜱虫藏身的环境。

穿着得当,减少暴露

1.选择穿浅色的、质地光滑的长袖长裤,可以更容易发现蜱虫且不易被附着;

2.扎好领口、袖口和裤脚,戴帽子,穿全包脚的鞋,尽量避免皮肤裸露。

提前准备,使用驱虫剂

1.在露营前,按照使用说明喷洒含有避蚊胺或者羟哌酯等成分的驱虫剂,涂抹在裸露的皮肤和衣物上(婴幼儿不建议使用),形成有效屏障;

2.在帐篷等露营装备外部喷洒驱虫剂,增强保护效果。

强化意识,定时检查

在露营期间,定时检查自己、同伴或宠物的身上是否有蜱虫附着,特别是在头发、耳后、脖颈等容易藏匿蜱虫的地方。

归家处置,宠物驱虫

1.检查是否有被蜱虫叮咬的痕迹(如“黑痣”),条件允许时尽快洗澡;

2.用热水清洗衣物并在阳光下暴晒;

3.加强宠物管理,定期给猫、狗等宠物使用驱虫药物。

保持冷静,正确处理蜱虫叮咬

若发现已被蜱虫叮咬,应尽快将蜱虫取出,切不可用手直接拔取。

1.先用酒精涂抹在蜱虫身上;

2.再用消毒的尖头镊子夹住蜱虫头部,保持稳定力度垂直向上缓慢均匀拔出(扭转或猛拉动可能会导致蜱虫的口器残留在皮肤中引起伤口感染);

3.拔出蜱虫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避免感染;

4.建议将蜱虫装入密封袋,以备就医送检使用;

5.如果被叮咬后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相关蜱虫叮咬史。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