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跑出加速度
水是城市血脉,承载着民生福祉与生态未来。张村河内流水汤汤,柳叶缀绿、芦苇泛金,随着两岸入住居民日益增多,着眼于片区未来十年发展,一项关乎30万居民生活品质、惠及41平方公里土地的民生“里子”工程正加速推进——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它不仅是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升级,更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彰显了生态环境部门在守护碧水清波中的核心作用。
着眼未来十年
给净化厂“扩容”
近日,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崂山大队三中队中队长殷鹏和同事孙庆来到张村河流域开展水质监测。艳阳下的张村河,浮光跃金,紧邻张村河水质净化厂,处理后的达标水正通过排水口汩汩流淌。有了流水灌溉滋养,河道内各类植物旺盛生长。
与张村河水质净化厂一墙之隔,便是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殷鹏表示,作为崂山区西北区域的“水处理中枢”,张村河污水系统连接着创智谷、株洲路东区、张村河南岸东区及金家岭北区四大片区,是城市水循环的关键节点。随着区域发展提速,原有处理能力已难以满足需求。为此,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坚持“三水统筹”,以“一河一策”治理体系为引领,锚定“生态优先、适度超前”原则,积极推动扩建工程落地。在原有3.38公顷用地基础上,将处理规模从4万吨/天提升至10万吨/天。这一决策既回应了当下城市发展的刚需,更着眼于未来十年的生态承载力,体现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环保标准的提升,是扩建工程的核心亮点。该局全程指导工程对标“准Ⅳ类”出水标准,在一期工艺基础上,增设反硝化滤池、臭氧接触池等深度处理单元,确保污水经处理后清澈达标。和张村河污水处理厂一样,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张村河河道生态补水,这一举措不仅可有效恢复河道景观,更能成为改善崂山区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一环。
正是这种“提标不降质”的严格要求,让每一滴水都经得起检验。殷鹏表示,待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后,预计年均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约12629吨、氨氮约960吨、总氮约1168吨、总磷约172吨,对保障张村河水质,改善李村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设5个取水点
再生水利用率百分百
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入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标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新建项目名单,通过精确曝气、智能加药、零碳源投加等技术降低能耗,利用污水源热泵实现能量回收,积极探索葡萄酒废水替代碳源的创新路径,有效降低扩建工程的碳排放,使其朝着绿色低碳标杆厂的目标迈进。
根据周边情况,扩建工程将精确设立5个用水点,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0%。既能补充张村河河道生态用水,又能满足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等需求,甚至通过水源热泵转化为清洁能源。这种“一水多用”的循环模式,不仅缓解了城市供水压力,更让“污水变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
和现有水质净化厂一样,扩建工程也将“入地”,地上建设“水质净化公园”,与地下处理厂形成“生态共同体”,既消除了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工业感”,又为市民提供了休闲科普的绿色空间,实现了“污水处理”与“景观营造”的双赢。
扩建工程强化智能控制,采用AI智能技术,试点无人化运营,建立厂网河联动机制,致力于打造五星级智慧水厂和北方地区地下污水处理厂智慧标杆。同时积极推动智慧水务建设,引导项目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污水处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同时,以水质净化厂为载体,融合张村河生态公园,打造青岛市水文化、科教活动聚集区,使其成为青岛城市文化新地标,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有机融合。下一步,随着扩建工程的推进,不仅将让30万居民共享更洁净的水环境,更将成为集生态治理、科普教育、文化地标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
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只是崂山区护航一湾碧水的缩影。近年来,崂山区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目标,全域推进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系统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高标准提升扩建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建设,实现区域水质跨越式提升。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徐美中 通讯员 戴永明 牟润芝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熠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