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拆解350km/h的速度密码

2025/09/29 09:25

阅读:

原标题: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拆解350km/h的速度密码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28日下午,中国中车首个工业文旅项目——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开馆。该馆是中国首个以“高铁”为主题的探索互动型科技展馆,不仅是速度密码的探索地,更是尖端技术与中国精神的交融场,为全球游客打开了一扇近距离感知中国高铁魅力、读懂中国工业文明的全新窗口。

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由历史文化馆和科技体验馆两部分组成。其中,历史文化馆以四方机厂百年发展历程为线索,系统呈现中国铁路工业的发展脉络,集中展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创新文化与精益文化。通过实物展品陈列、影像资料和互动装置,展馆生动再现了早期工人运动的热血场景,讲述了一代代铁路人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匠心故事,引导观众在历史回望中感受工业文明的深厚积淀。

科技体验馆则以“高铁科技”为主题,聚焦“点燃青少年探索热情”,将复杂的工程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馆内设有“极创领跑”“极速之梦”“极效智造”“极致探秘”“极达未来”和“火车乐园”等多个主题展厅,涵盖高铁研发、制造和运行全流程,构建起集场景沉浸、互动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与艺术审美于一体的多元科技空间。

“列车如何实现350公里时速平稳运行?”“高铁卫生间如何运作?”在这里,知识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融入每一次互动探索。观众可以模拟驾驶高速列车,拆解高铁核心部件模型,解锁“贴地飞行”背后的科技密码;可以参与列车设计、车体焊接、列车组装和试验验证等虚拟体验,了解列车的工作原理;还可以通过问答闯关、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高铁如何实现“又快又稳又安全”的运行逻辑,在实践中深化对大国重器的认知。

从蒸汽机车的蹒跚起步,到内燃机车的铿锵前行,再到高速动车组的风驰电掣——漫步馆内,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轨迹尽收眼底。作为公共文化空间,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还将面向社会推出爱国主义、大国重器、劳动实践、工业科技、社会责任等主题研学与科普教育活动,服务青少年成长,满足公众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中车四方文化科技馆所在的中车四方智汇港项目,正依托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更新与中车产业优势,积极吸引文化、科技领域优质企业集聚,逐步构建“文化+科技+制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文旅新地标。

漫步园区,斑驳的红砖墙与现代玻璃幕墙交相辉映,老厂房焕发新生,显现出城市创意产业的生态活力。其中,产业示范区内,创新研发中心、中车四方中心等产业楼宇拔地而起,未来将依托电气技术、机械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打造中车四方所新的总部基地、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车间,形成从基础研发、智能制造到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

园区通过城市更新释放出的商业空间也已启动招商,引入咖啡精酿、教育培训、运动休闲等多元业态,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产业创意与城市共享生活于一体的综合社区。比如,104C厂房已入驻海东东咖啡、婚纱摄影、演艺剧场与教育机构等,构建融合休闲娱乐、咖啡精酿等元素的时尚互动生活区;102厂房则转型为“动能工厂”,以“文化+潮流体育”为核心,引入赛事级游泳馆、篮球馆、羽毛球馆与健身房,打造综合性社群运动中心,为传统老工业区注入时尚新活力。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