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省消协提醒:谨防直播间里的“伪国学”和“真骗术”

2025/10/10 17:08 信网

阅读:

信网10月10日讯 据山东省消协消息,近期,一些网络直播平台账号打着“国学”的幌子,通过诱导、胁迫等手段,向老年人兜售价格虚高、内容低劣且充斥封建迷信的线上课程。此类乱象不仅让人精神上担惊受怕、财产上遭受损失,更严重歪曲、贬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老徐是一名传统文化爱好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某直播平台接触到了一个国学直播间,其主播自称是经过认证的“国学讲师”,声称精通“命理八字”“奇门遁甲”。直播间内,“观众”纷纷评论表示“灵验”。主播预言老徐“最近必有一灾”,并推销能“逢凶化吉”的所谓独门课程,且“仅剩两个名额”。老徐花费4000元购买了课程后,通过客服下载了专用App开始学习。不久老徐就发现负责授课的“国学讲师”频繁更换,课程内容空洞重复,且每次更换的讲师不断催促自己购买新课程。当老徐万分失望要求退款时,却发现已被拉黑。

事实上,从老徐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此类“伪国学”直播骗局的套路:一是通过引流规避监管,以免费公开直播为诱饵,诱导观众通过微信群、小程序或专用App等私域渠道交易,以此逃避平台监管,增加维权难度;二是造假与包装身份,虚构“国学大师”或“命理专家”身份,伪造证书骗取信任;三是普遍雇用网络水军,在直播间评论区“刷屏”扮演“信众”,制造课程“灵验”假象;四是利用恐惧兜售迷信,打着“国学”旗号故弄玄虚,通过“命数分析”“运势预言”“祛病消灾”等封建迷信话术制造恐慌,诱使消费者购买所谓能“驱邪消灾”“强身健体”的低质高价课程。

面对此类骗局,想要“避坑”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在消费过程中发现任何疑点,务必及时与子女沟通核实。避免权益受损;其次是坚守科学理性,那些预测未来命运、声称能化解灾祸的言论均不可信,属伪科学;再次是要警惕直播引流,确保所有买卖行为均在直播平台官方渠道完成,如果主播要求在其他平台进行授课或付费,则务必高度警惕;最后是选择正规学习途径,通过正规渠道学习国学知识,如老年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或社区举办的老年教育活动等。

如果不幸“中招儿”,建议大家通过以下渠道维权:一要立即保存好证据,包括直播间录像及截图、转账凭证与聊天记录、课程信息等;二要向直播平台举报,清晰陈述直播间违法经营的具体行为与自身维权诉求,同时要求直播平台提供直播间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三要尝试协商沟通,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与经营者沟通协商退款事宜。如协商交涉无果,可向当地消协组织求助、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电话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赵晓珊]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