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交房即交证 “上门办”零跑腿
10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助力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近年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增效,取得了积极成果。立足新起点,全市进一步创新构建“1+1+3”服务机制,全力推动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
构建“1+1+3”服务机制
“1+1+3”服务机制通过系统性整合、专业化支撑、全链条服务,形成“目标导向+政策支撑+服务落地”的全方位协作模式。
第一个“1”,是指建立一套具有青岛特色的不动产登记“一零零”满分服务体系。该体系以企业和群众办事视角,持续加大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推动不动产登记与交易、纳税、金融、水电气暖等“一件事”高效集成服务,推进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零材料”办理,推行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全程网办“零跑腿”,实现不动产登记向“不动产登记+N”以及“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深度跨越。
第二个“1”,是指形成一套全市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技术服务标准。通过制定青岛市不动产登记操作细则、成果审查规程、服务管理规范等制度标准,统一业务办理、大厅服务及管理流程,实现全市登记业务“标准化、无差别”办理。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登记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不动产登记标准化与智能化升级。
“3”是指成立三个在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的“青易登”工作室。2024年4月工作室成立以来,通过“法治护航+高效服务+矛盾化解”的功能互补,成为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至基层、直面群众和企业需求的重要触手。
高效办成“一件事”
推行“三表合一”,实现登记交易纳税“一件事”服务升级。在线上线下“一窗办理、一次办结”基础上,将不动产登记中分属多部门的申请信息精简为“一张表单”。同时,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微信支付“税费同缴”服务,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多样化支付需求。
推行“指尖办证”,实现交房交证“一件事”服务迭代。我市“交房即办证”服务已全面实现常态化,并持续向手机端延伸,通过应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实现不动产登记申请、缴费、领证全流程数字化办理,让“钥匙和房本同时到手”的体验更加便捷高效。自2020年开展“交房即办证”服务以来,已覆盖全市“海信·绍兴路66号”“青啤·静澜山”等204个房地产项目,惠及9.8万余户居民。
推行“一站申报”,实现法拍不动产登记“一件事”服务集成。通过深化府院联动,把法拍不动产所涉的执行、税费缴纳、产权过户等环节集成为“一件事”办理。
推行“一窗联办”,实现公积金贷款购房登记“一件事”服务落地。通过部门协同,建立联办窗口,将不动产登记与公积金贷款整合为“一件事”,全面实现一手房、二手房个人公积金贷款购房登记线上线下“一网通办、一窗办理”,切实简化流程、压缩时限、降低成本。
拓展“带押过户”覆盖范围
服务创新,优化企业办事体验。依托“青易登·融合”登记工作室,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精准服务;设立企业专区和专窗,推动项目早落地、早登记、早发证。
制度创新,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拓展“带押过户”覆盖范围,将其从住宅延伸至工业厂房、商业网点等全资产类型,有效破解抵押资产流转瓶颈,显著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创新分期开发土地使用权抵押模式,探索对未建成部分的土地使用权设立抵押,确保项目顺利建设。
技术创新,助推企业持续发展。常态化实施“多测合一”“交地即交证”“验收即办证”“抵押即交证”等服务;推进海域、土地立体分层设权,探索开展三维地籍调查和三维确权登记;规范“地下空间确权登记”,激活地下资源潜力,促进城市空间高效集约利用。
为老人提供“上门式”服务
实行“帮代办”,登记更放心。在全市各登记大厅,均设有“红马甲”“蓝马甲”“帮办代办专员”等流动服务岗,提供咨询、引导、填表等全程陪伴服务。
实行“免费办”,登记更省心。自2017年起,我市开展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市民在办理房屋继承登记时,可直接选择非公证途径,无需再支付公证费用。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市民节省公证费用2亿余元。此外,还提供不动产权属证书免费寄送服务,证书由登记机构通过邮政寄送到家,邮寄费用全部由登记机构承担。针对小微企业申请不动产登记的,经书面承诺后即可免征登记费。
实行“上门办”,登记更贴心。我市自2001年起即推出“登门服务”模式,免费为年满70周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不动产登记登门服务,累计服务上万户家庭。针对办证需求集中的社区,常态化开展“不动产登记服务进社区”活动,已为河南庄社区、庄子社区等百余个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多个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持续扩展“跨域通办”朋友圈。在巩固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成果基础上,今年青岛、大连、宁波、厦门、深圳等五个计划单列市携手建立“跨省通办”合作机制,推动高频不动产登记事项异地可办。
持续织密登记“服务网”。不动产登记远程服务平台已覆盖金融机构、公证机构、开发企业等800余处网点,实现青岛全域通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服务延伸至市创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国家开发银行等重点机构。目前,全市七成以上抵押业务、九成以上撤押业务均通过远程平台办理。
持续畅通网办“快车道”。自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建成以来,已实现登记申请、税费缴纳、资料查询、电子证照下载等全流程网办服务,办理不动产登记就像“点外卖”一样方便。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冰冰)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陆云琦]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