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践行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各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日前,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数据训练场在北京石景山正式投运,上万平方米的空间内,还原了工业智造、康养服务等四大类共16个细分场景。这家训练中心整合政府、高校、金融等多方资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在北京,像这样的未来产业“练兵场”越来越多。同时,北京市出台产业发展方案,通过政策与产业的双重驱动,进一步完善未来产业布局。
用创新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地也在不断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
在江苏苏州,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大楼里,楼下,机器人正进行模拟训练;楼上,技术攻关加紧进行,科研成果在一栋楼里就能精准匹配、快速转化。南京、无锡、常州等地相继出台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计划。预计到今年年底,江苏机器人产业链规模将达2000亿元。
在四川绵阳,即将投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打通了从创新研发、中试验证到应用落地的全环节,为批量化生产机器人做好准备。对通过中试验证投产的项目,四川还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良好生态圈。
依托各自的科教资源和产业基础,各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陕西在光子、氢能等产业赛道上前瞻布局。在西安高新区,年底建成的光子传感产业园,将有约20家光子传感企业入驻,达产后年产值超20亿元。同时,当地还建起光子芯片园、光子制造园等,吸引一大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入驻。到2030年,陕西将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千亿级创新集群。
在量子信息方面,安徽的量子企业居全国首位,量子计算技术推广到生物化学、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在“算力应用商店”,现在用户只需一键下单,就能享受量子计算赋能应用的超算速度,让超级算力像电力一样即取即用,目前已落地政务、医疗、应急等几十个应用场景。
贯彻新发展理念,各地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
依托风光电能源充足优势,抢抓“东数西算”战略机遇,贵州围绕算力、数据、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做强做优。截至目前,贵州已发布三批51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产品,覆盖金融、保险、旅游等9大领域。
宁夏通过建设绿色算力枢纽、培育智能工厂等,“十四五”以来,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长10%以上。宁夏中卫已建成9个数据中心产业园,为全国4000多家企业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今年,宁夏还开工建设了17个智算中心,让更多“看不见”的算力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李源菁]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