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打造立体水资源保障体系 2025年青岛供水量拟增一倍

2021/04/20 08:39

阅读:

原标题:2025年青岛供水量拟增一倍

青岛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加之经济快速发展,人口逐年增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优化青岛市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日前市水务管理局编制了《青岛市“十四五”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青岛将借力山东省水网建设,通过骨干水源、输配水工程建设,形成双渠输送、双库调蓄、多路辐射的外调水主干供水水网。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保障体系,正常年份全市可供水量拟达到18.1亿立方米以上。

打造更加立体水资源保障体系

青岛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76888万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为111224万立方米。按2019年人口计算,青岛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86立方米,是全国水平的9.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根据《2019年青岛市水资源公报》,2019年青岛市全市总供水量9.184亿立方米。

通过2005-2019年全市总供水量和城市供水量情况分析,全市供水水源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地水源受干旱影响波动较大,客水逐步成为主要的供水水源。随着海水淡化产业和再生水利用的快速发展,非常规水水源的供水量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13年开始,青岛市受降雨量偏少持续干旱的影响,主要水库库干、河道断流,本地水源骤减,引调客水成为青岛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客水用水量占到了全市用水总量的43%-51%,占城市用水总量的62%-73%,供水高峰期占到城市用水总量的95%。

基于目前我市的水资源以及供用现状,《意见稿》提出“十四五”水资源配置规划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能力、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客水供水量增加,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处理能力、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正常年份全市可供水量达到18.1亿立方米以上,特枯年份全市可供水量达到14.5亿立方米以上,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和海水淡化水为主的应急备用水源。

“十四五”期间,青岛将借力山东省水网建设,通过骨干水源、输配水工程建设,形成双渠输送、双库调蓄、多路辐射的外调水主干供水水网,与市、区(市)当地水网并网,打造青岛市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建设一批调蓄水库、海水淡化工程

根据预测,2025年青岛城市需水量为94520万立方米,“十四五”末市内三区和西海岸新区海水淡化工程将不断加大装机规模,再生水利用量稳步提高。按照现状客水供水指标可用水量,经过一次平衡分析,青岛市城市供水能力仍小于城市需水,缺水率8.2%。

鉴于青岛市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意见稿》明确了“十四五”期间青岛水资源配置规划客水配置布局:“双渠输送”,即利用引黄济青干渠和黄水东调承接工程青岛输水管线(在建)输送客水;“双库调蓄”,即利用棘洪滩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调蓄水库(“十四五”规划新建)调蓄客水;“多路辐射”,即棘洪滩水库-仙家寨水厂暗渠、棘洪滩水库-宋化泉水库-蓝色硅谷管线、棘洪滩水库-管家楼水厂管线、棘洪滩水库-董家口管线、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调蓄水库-棘洪滩水库-青岛城区管线(“十四五”规划新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调蓄水库-即墨-蓝色硅谷管线(“十四五”规划新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调蓄水库-胶州-董家口管线(“十四五”规划新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调蓄水库-平度管线(“十四五”规划新建)。

“十四五”期间,青岛市围绕水资源配置和保障,将重点实施3项(其中两项择机实施)调蓄水库工程建设,新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配套调蓄水库工程,适时开展宋化泉水库扩容工程前期论证工作和尹府水库应急调蓄水库工程。6项水资源配置工程网和1项本地水源联通工程,其中规划实施黄同水库-尹府水库联合调度供水工程。还将实施6项海水淡化工程,新增海水淡化装机规模30.1万立方米/天,规划期末海水淡化装机规模达到52.5万立方米/天;再生水利用工程9项,新增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62.1万立方米/天,规划期末再生水利用工程规模达到121.2万立方米。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 帅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陈烛光]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