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记下你的样子” 16岁耐药肺结核少女用画笔致敬白衣天使
07/18 14:18 / 信网
呼吸六科医生团队根据小菲的病情变化精心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疗效与耐受性之间取得平衡。而小菲的责任护士晁袁袁每天都会准时来到她的病房,详细记录生命体征,嘱咐她按时吃药,并密切留意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07/18 14:15 / 信网-商讯
先天性色素痣多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随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增大。家长若发现孩子身上有直径超过 0.5 厘米的色素痣,尤其是位于手掌、足底、腰腹等易摩擦部位,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
07/18 14:08 / 信网-商讯
操场上的碰撞、骑车时的意外摔倒都可能造成骨折,让活泼的孩子瞬间陷入疼痛与哭闹,也让家长们揪紧了心。面对家长的诉求,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童创伤科在儿童急诊开设儿童骨折整复门诊 。
密网支架置入 平度市人民医院多科室协作巧拆患者颅内 “炸弹”
07/18 14:02 / 信网-商讯
颅内动脉瘤就像一颗潜伏在人体内的 “不定时炸弹”,它是由于脑动脉壁结构异常,在血流冲击下局部膨出形成的瘤样结构,一旦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
07/18 09:16 / 中国新闻网
夏天刚到,不少人已经黑了八度,强烈的紫外线正在伤害每一寸肌肤。虽然防晒理念已经普及,但很多人可能正在“无效防晒”,快来看看有哪些防晒误区。
07/18 08:46 / 央视一套
今年的三伏天是7月20日~8月18日,三伏天也是减重的“黄金30天”。减肥期间怎么吃?哪些运动减脂效果更好?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为肥胖患者实施胃转流支架置入术 平度市人民医院迎来微创减重新突破
07/17 08:52 / 信网
近日,平度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团队成功开展一例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为一位体重达129.9kg的肥胖症患者开启科学减重新篇章。
07/17 08:03 / 青岛日报
7月15日晚上8时,高温且热闹的城市逐渐回归凉爽和宁静,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依然灯火通明,记者在刚开启不久的暑期夜门诊看到,就医秩序井然,家长们安抚着小患儿在候诊区安静地排队等待。
07/16 09:38 / 新华社
近日,一名6岁男童打水仗后感染“食脑虫”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显示,“食脑虫”实为自然界存在的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虽可能引发脑炎,但实际感染概率极低,科学防护是关键。
07/16 09:29 / 央视一套
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不少人准备贴敷“三伏贴”,以求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冬病夏治”的“三伏贴”,适合所有人吗?
精湛医术与暖心关怀诠释医者担当 平度市人民医院两名职工获患者盛赞
07/16 09:03 / 信网
信中,孙先生及家属用真挚的语言讲述了两位医生在患者治疗期间,用精湛医术与暖心关怀筑起生命防线的动人故事,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读来令人动容。
07/15 10:40 / 信网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卫生工作水平,筑牢师生健康防线,近日,青岛市教育局联合青岛市卫生健康委、青岛市红十字会,面向直属学校校医和教师们办了两场“硬核”赛事——传染病防控知识竞赛和“心肺复苏+AED”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提能,为校园安全加码。
07/15 08:49 / 新华社
国家医保局7月14日发布《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从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生育保险制度保障、异地就医服务、医保基金监管等方面介绍2024年医保事业发展相关情况。
07/15 08:39 / 观海新闻
炎炎夏日,西瓜、凉拌菜肴等解暑清凉美食以及麻辣小龙虾、海鲜等几乎登上了家家户户的餐桌。然而这些美食在给人们的味蕾带来享受惬意的同时,一些看不见的潜在危害因素也在伺机而动。近日,青岛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市民应小心酷暑下的美食隐患。
07/15 08:00 / 青岛日报
近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青岛进入高温高湿的“蒸笼模式”。高温不仅容易引发中暑,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市民为了降温长时间吹空调,易导致呼吸道感染,贪吃冷饮也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医生提醒,市民应科学防暑,防“高温病”于未然。
07/15 07:39 / 青岛早报
连日来,青岛市迎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气象部门接连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炎炎夏日不仅让人体感不适,更给多种疾病提供了可乘之机,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近期因高温引发疾病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
07/14 07:43 / 央视新闻
每个宝宝跌跌撞撞学走路,本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可是眼下,各地不少销售场所推出宣称能“防摔”能“辅助学步”的“学步鞋”,在不少销售人员口中,这类“学步鞋”还有利于孩子的足部发育,养成正确步态等功能。这些宣传很容易就打开了家长们的心门,谁不想给自己的孩子用最好的呢?那么这些“学步鞋”真的像商家宣称的那样有神奇功能吗?
青大附院保膝中心:创新引领打造专科特色 重塑患者行走“膝”望
07/13 22:55 / 信网-商讯
在青大附院保膝中心,这样的康复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作为全国首家“保膝科”,这里不仅以创新技术打破膝关节疾病治疗的传统模式,更通过“开膝学校”等特色服务,为患者搭建起从治疗到康复的全链条健康守护网。
青大附院消化内科:以镜为刃引领诊疗前沿 早筛早诊筑牢健康防线
07/13 22:53 / 信网-商讯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消化道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区域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中坚力量,青大附院消化内科多年来深耕消化道疾病诊治领域,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为群众消化健康保驾护航。
18岁女孩患病瘦到不足50斤 医生成功挽救生命还帮其家庭卖苹果
07/11 10:20 / 信网
每当有好消息,小李总是第一时间和医护人员分享,外科医生们也作为娘家人出席她的婚礼、看望她的两个宝贝,像亲戚一样走动,每次相聚欢声笑语总是回荡在农家小院。
青岛参保大学生异地就医3.34万人次 直接结算率达99.4%
07/11 08:03 / 观海新闻
2025年1到6月,青岛参保大学生异地就医3.34万人次,医保报销1800万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99.4%,大学生的异地就医体验感显著提升。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再添PET-CT高端“利器” 检查服务再次升级
07/10 20:35 / 信网-商讯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PET-CT医疗团队专业精湛,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贴心的就医体验,作为青岛市第一家引进PET-CT的医院,今年购置的目前我市最先进的SIEMENS高端PET-CT设备(Biograph Vision PET-CT)现已开机。
07/10 13:48 / 观海新闻综合
奇怪!为什么最近“人手一根冬瓜”?7月以来,我国出现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不少地方热到直接破纪录。最近,网上流行起“抱着冬瓜睡觉”,据说可以有效防暑降温。
07/10 13:42 / 齐鲁晚报
7月8日,一女子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被蛇咬伤,随后被转运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常年配备抗蛇毒血清,医院今年已收治患者60余人,高于去年同期。据了解,青岛市内有蛇类10种左右,常见的毒蛇有长岛蝮蛇和短尾蝮蛇(俗称土灰),在崂山、浮山、大小珠山及即墨沿海地区的山林区域分布。
强度更高、康复更快 市立医院ACL增强重建术为患者带来重返运动新希望
07/10 10:30 / 信网-商讯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运动医学科张其亮团队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开展前交叉韧带增强重建手术,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治疗选择。
07/10 09:55 / 信网-商讯
近日,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肛肠科李相阳主任团队成功救治了2例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延时” 方便家长下班后带孩子错峰就医
07/10 07:38 / 青岛早报
暑气蒸腾,热浪席卷。当城市褪去白日的喧嚣,沉浸在夜幕之中,市妇女儿童医院的夜门诊灯火通明,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间壁垒,让健康关怀真正实现“全天候在线”。
07/09 16:17 / 信网-商讯
在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血液净化中心,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医护人员用专业与爱,将冰冷的仪器化作温暖的港湾,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黑暗中,触摸到希望的光芒。
07/09 10:51 / 齐鲁晚报微信公众号
近日,30岁的李女士(化名)坐飞机从新西兰一城市飞往广州,谁知刚落地10分钟不到就晕倒了,经过紧急抢救送医,仍不幸离世。令人没想到的是, "夺命元凶 "竟是——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