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卧龙社区王明翠不畏辛苦挑重担 用实际行动践行德孝

2021/04/27 13:38 信网

阅读:

信网4月27日讯 1955年出生的王明翠是一个善良又勤劳的普通农村妇女,2002年,她与卧龙社区年长自己15岁的陆正凯重新组建了家庭。婚后十九年来,王明翠始终不畏辛苦,任劳任怨,在丈夫去世后依然无怨无悔悉心照料残疾大伯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德孝,向人们讲述着不离不弃的人间大爱。

 (来源:北宅街道办)

嫁过门挑起照顾大伯哥重担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王明翠家中时,她正在院子里忙着给身患残疾的大伯哥陆正环搓洗衣物。干净整洁的小院,几间不宽敞却明亮温馨的房间无一不体现着王明翠的勤劳能干。

“当初嫁过来时,家里条件并不好,房子只有三间还快要坍塌了,刮风下雨天住在里面都会有危险。”王明翠说道:“虽然我们是重组家庭,但是也要正儿八经过日子,吃点儿苦不算啥。”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房子也进行了翻新,王明翠还种植了果树开办了农家宴。

说起王明翠照顾大伯哥的行为,乡里乡亲无一不竖起大拇指。王明翠的大伯哥陆正环一直未婚,膝下无子女,且患有视力一级残疾、认知能力缺失、情绪行为轻度异常等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早些年父母离世后,他便一直和弟弟陆正凯相依为命。原来陆正环单独住在自己的小房子,陆正凯每天去看望照顾。王明翠嫁过来后,便提议把大伯哥接到自己家,方便照料。“丈夫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我们日子好过了,不能丢下他不管。”说起为什么这样做,王明翠表示。

 (来源:北宅街道办)

丈夫去世践行诺言不离不弃

2009年,陆正凯的身体大不如前,到2020年11月去世时,已前前后后住院十几次。王明翠一边要去医院照顾自己的丈夫,一边又要顾及卧床在家的大伯哥,虽然身心俱疲,但她从未抱怨过,“丈夫和大伯哥年纪都大了,哪一边儿我都不能放下,家里医院两头跑,就希望把他们俩都照顾好。”

这些年来,陆正环每年的社区体检王明翠一次都没让他落下,出门不方便她就租车,在医院各种化验她都亲力亲为。在王明翠看来,长兄如父,大伯哥就像自己家的老人一样,一定要尽心尽力照顾好。现在,陆正环年事已高,生活自理能力更不如从前,偶尔给老人洗个澡或是清洗大小便失禁时弄脏的衣物都已成为王明翠生活的一部分,王明翠从未表现出厌烦,问她有没有觉得不便时,她笑笑说:“就是当自己的爹伺候着,谁会嫌弃自己的父母呢。”

陆正环出门不便,王明翠便买来电推剪自己在家学习理发。王明翠每年还会给陆正环置办几身新衣服,她说:“虽然不出门,咱也要让他穿的利利索索。”

走进陆正环的房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屋内没有一点异味。里里外外外王明翠都收拾地井井有条。“真没啥辛苦的,自家的大伯哥,总不能看着他没人照顾,不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俺们都是一家人”。王明翠简单质朴的话语却让人为之感动,她十九年无怨无悔的付出,向人们讲述着不离不弃的人间大爱。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