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各渔港码头迎最后一船小海鲜 螃蟹等价格上涨不少

2021/05/01 08:28

阅读:

原标题:备足小海鲜 静待游客来

 (来源:青岛早报)

4月30日,是今年休渔期前的最后一天,青岛各渔港码头迎来最后一船本地小海鲜,虾虎、八带、小黄花、螃蟹等小海鲜价格上涨不少。早报记者探访发现,随着长达4个月的休渔期开始,许多渔家大嫂趁着退潮,在海滩捡拾野生海蛎子和海菜等出售,还有不少渔民穿上水衣在浅海滩中挖蛤蜊。由于近年来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较好改善,崂山湾、鳌山湾等海域出现了小海鲜聚集的现象,像野生蛤蜊、海蛎子成了渔民赶海收获的主要海鲜。两名渔民两个小时就能收获上百斤野生蛤蜊,在丰富市民餐桌的同时,也为渔民增加了收入。

最后一船小海鲜上岸

昨天上午,位于鳌山湾畔的七沟二村码头上热闹非凡,随着小渔船靠岸,带回不少本地小海鲜,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渔港码头上选购。 “明天就休渔了,这是最后一船虾虎。 ”一名渔民介绍,尽管休渔前最后一趟出海遇到不太好的天气,但还是坚持在海上捕捞了4个多小时,共收获了约100斤虾虎,每斤价格为70元。记者注意到,满满两筐活蹦乱跳的虾虎刚从渔船搬上岸,就被商贩抬上货车拉走了。

“最后一次出海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小渔船,拉回来的主要是虾虎、八带、小黄花和小螃蟹等,价格比前几天贵了不少。 ”渔民于共祥说,他们村大部分出海捕捞的渔船,已经被附近的渔家酒店提前承包了,这些小海鲜没上岸就全部有了买主。 “过了今天,再想吃这些小海鲜,就要等4个月之后了。 ”港东码头渔民李先生说,因为休渔首日就是五一小长假,当天是各渔家宴一年中最红火的一天,所以许多渔家宴老板都会提前备足小海鲜,等着游客前来品尝。

记者看到,上岸的最后一船小海鲜中还有不少小黄鱼、黑头鱼和黄姑鱼,偶尔捕捞上来的几只螃蟹,每只价格卖到了50元以上。船老大吕先生介绍,今天是休渔前最后一船,虽然捕捞的全是个头不大的小海鲜,但价格比平时贵了不少。记者在港东码头看到,几十艘渔船已经提前靠泊在码头,有的已经上岸开始整修。

两个小时收获百斤蛤蜊

4月30日中午,随着鳌山湾浅海滩中潮水慢慢退去,10多名渔民拿着钯子、铁锹和网具,在齐腰深的海水里展开捕捞蛤蜊大战。

记者看到,渔民把钯子和铁锹插入海底挖出泥沙后,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网具里,随着泥沙被海水冲洗后,剩下的只有蛤蜊了。两名渔民在海里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足足挖了几十斤蛤蜊。一名渔民介绍,这些都是野生蛤蜊,相比养殖蛤蜊,虽然个头看上去较小一些,但味道十分鲜美,如果运气好,两个人两个小时就能挖到100多斤,按每斤5元计算,就是500元,和出一趟海的收入差不多。

“虽然要封海了,但可以到海滩上捡一些小海鲜,像岩石上的野生海蛎子、小海螺等。运气好的时候,还经常可以捡到小螃蟹、沙虫等,而这些小海鲜都很抢手。 ”七沟二村一名渔家大嫂告诉记者。休渔期来了,她在家没事可做,就去赶海捡一些小海鲜,加上自己做的一些虾米等干海产品,在码头上摆个摊位,也是一个不错的营生。

记者了解到,青岛7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以海湾居多,在大大小小的海湾里,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比如在海滩的岩石中,当地的渔民经常能收获一些野生的海蛎子。对靠海为生的渔民来说,这一季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青岛前海一线的渔民,都有赶海捡小海鲜的习惯,到了休渔期,渔民捡小海鲜的人数会不断增加,这也是沿海渔家宴小海鲜的主要来源。

撰稿摄影/视频录制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视频剪辑 肖梦婕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陈晓宇]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