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西海岸新区:全国首家海洋生物基因编辑实验室落地

2021/06/08 23:00 信网

阅读:

信网6月8日讯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作为海洋特色鲜明的城市,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近日,全国首家海洋生物基因编辑科普实验室在青岛九中正式落成并投入教学。实验室由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联合青岛九中共同发起设立。青岛华大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海洋生物基因的奥秘。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自2016年扎根西海岸以来,建设全球最大的国家海洋基因库,发起全球首个万种鱼基因组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计划,以稳健的步伐,奋力攀登世界海洋生命科技高峰。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青岛华大对海洋生物的探索从未停息。2016年落户之时,青岛华大的首要目标就是建设国家海洋基因库,这体现的是华大的使命和担当。经过五年的攻坚,目前这一全球最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库已经初具规模。

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范广益向记者介绍道:“现在我们包含了四个库。第一个是微生物库,原始数据是30T;第二是无脊椎库,有200多物种左右,第三个是藻类的数据库,有194个微藻和大藻;第四个库就是我们说的海洋脊椎动物,接近六百种的基因组数据。”

之所以建设国家海洋基因库,用范广益的话来说就是,“一定要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优先建立起基因库,牢牢掌握住世界海洋生命科学的主动权。”

采访中,让范广益更加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发起的全球首个万种鱼基因组项目。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该项目一共分为三期,用十年时间完成10000种鱼的基因组测序,涵盖世界各地鱼类的所有目和代表性科,建立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鱼类基因组数据库,为生物进化、鱼类保护、育种养殖等提供重要的基因依据。目前,一期已经结束,第二期正在推进。

“第一期是三年,目标是完成500多种代表性的鱼类,我们已经圆满完成了530多种。我们的科研成果发表在顶级期刊《细胞》上,一个是研究古鱼类,第二是研究肺鱼。把鱼类的两端基本研究透了,去探究这种物理上的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需要的四肢的变化和它呼吸系统的变化过程。”范广益说道。

另外,青岛华大还不断总结自身研究成果,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全球首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科白皮书,弥补了我国在海洋生物基因组学领域长期缺少权威声音的空白。截至2021年4月底,青岛华大已与国内外166个科研院所开展了535个项目合作,累计发表高水平文章147篇。

探索海洋,永不止步。下一步,青岛华大将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建立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助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建成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信网记者 赵宝辉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好吃又好玩 青岛历史城区打造“餐饮+”多元消费体验

10:19 / 青岛日报

日前,记者在探访时发现,相对商业综合体而言,在历史街区这个开放型消费场景中,餐饮业态布局的比重正越来越大。

青岛职业潜水员一年打捞上百件贵重物品 高收益有高风险

04/18 08:37 / 半岛都市报

三年前掉河里的金戒指捞上来了,这条热搜让职业水底“摸金”走进大众视野。4月17日,记者联系到一个职业打捞团队,揭秘鲜为人知的行业故事。

深度报道

规划路迟迟不建、在建路交付延期 家门口小路何时畅通

13:45 / 青岛日报

近年来,青岛一批主次干道相继施工、通车,不仅扩充了城市的“体量”,也提升了发展速度,但市民家门口的部分规划小路、短路长期停工、工期拖延,成了“口头路”“拖延路”“烂尾路”,每日都在影响着群众出行,不容小视。

青岛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热议消防安全治理

04/18 07:44 / 青岛日报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之一,也是公共安全治理领域的焦点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