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聚力攻坚率先突破 西海岸新区全域推进乡村振兴

2021/06/10 09:14 信网

阅读:

信网6月10日讯 今年以来,围绕创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县)暨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总目标,西海岸新区强力发起乡村振兴攻势,集中力量率先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域推进乡村振兴。

西海岸新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关键,抓区镇村三级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兴旺,实现新突破。为实现全域乡村振兴,集中力量率先打造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其中青岛农业“国际客厅”建成运营,率先打造农业对外开放合作发展新高地,形成先行区特色鲜明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同时,区域内各镇街产业振兴集聚区建设也是如火如荼,累计引进企业33家,完成投资8.3亿元,促进驻地财源充沛、就业充分、人口集聚。

“我们街道产业集聚区现有项目十二个,去年新开工项目五个,目前全部超进度完成,目前吸纳就业人员三百六十余人,今年新落地项目五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吸纳群众当地就业两千余人,带动群众当地就业和提升经济发展。”张家楼街道发展保障中心主任王贻鹏说道。

与此同时,西海岸新区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生态宜居,一手抓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示范带动,一手抓基础设施短板,通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幸福宜居新家园。今年投资3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投资1.8亿元实施农村规模化安全饮用水工程,促进了全区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内涵品质快速提升。

“环境改变了,村庄的环境明显改善,垃圾分类也做得很好;雨水分离,也都做得井然有序;天然气改造,也都入户了,大部分村民也都上了天然气供暖。通过这次美丽乡村改造,给我们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村民交通也方便很多。”张家楼街道寨里村海龙网格党支部书记张宗利表示。

围绕乡风文明,新区实施人文乡村发展行动,高标准推进先行区范围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以及乡村记忆工程建设,打造文明村庄新气象。其中张家楼街道在美丽乡村特色村建设中结合敌后武工队故事,建设了武工队纪念馆,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培育。

张家楼街道石河头村文化宣传员张红霞说:“自从我们村纪念馆开馆以后,我们村的老百姓非常自豪,村民都说这是一件好事,传承红色基因,村容村貌更好了,邻里之间也更加团结和谐了。”

围绕治理有效,新区试行德育银行制度,引导村民树立环境保护、睦邻和家、公益奉献、自治守法等意识,自觉参与乡村治理,打造善治乡村新格局。

“宝山镇党委积极实施党支部领办德育银行项目,是党组织领导乡村振兴的新模式,群众通过实施积分兑换,提高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宝山镇党委副书记刘文说道。

围绕生活富裕,新区坚持党建统领,涌现出了一大批激情干事的“火车头”,推动村庄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规范、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迈进。其中藏马山居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走出了一条“党建+”的乡村善治之路。

“我们党委年前配合街道党委政府主要是搞农户搬迁这一块,搬来以后,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有空闲的房屋,我们协调企业,把房屋租出去;再一个就是帮助村民到企业打工,解决剩余劳动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藏马山居社区党委书记逄焕国说道。信网记者 赵宝辉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