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6月11日讯 她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妇女,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1999年,她荣获青岛市优秀母亲称号。虽然她文化水平不高,但她培养出一位博士生和一位硕士生。她就是北宅街道东陈社区75岁的居民胡翠珍。在东陈社区,胡翠珍的事迹已成为当地的佳话。
普通农家女,立志培养儿子成才
1971年,25岁的胡翠珍经人介绍,嫁到东陈社区,丈夫陈俊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嫁到这个家的第一天起,胡翠珍就担当起家庭主妇的角色,白天丈夫在外打零工,她就下地干农活,还要照料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但她从不叫一声累,从未说过一声苦。
一年后,他们的大儿子出生,1975年,小儿子的出生让这个普通的家庭增添了许多欢喜。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怎样给他们提供更好地生活条件,怎样让他们有一个不同于自己的未来?一个个不眠之夜,年轻的胡翠珍陷入了沉思,她想到自己因为家庭条件不好而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导致现在大字不识,也找不到好工作,虽然她说不出“知识改变命运”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但她心里的想法逐渐明晰。
最终,胡翠珍跟丈夫商量,要想让孩子们有个好前途,一定要让他们读书,而且不但要读小学,还要读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上学就需要花钱,于是丈夫陈俊外出打工,凭借自己的手艺去挣生活费。胡翠珍便守在家里,种粮种菜,照顾公婆,抚养儿子。
寒门两兄弟,竞相逐梦大学校园
胡翠珍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之后留学德国,拥有双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工作。小儿子在青岛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并攻读了硕士学位。
1992年,胡翠珍的丈夫陈俊外出务工时发生了车祸,这使得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一边是高昂的医疗费,一边是两个上大学的孩子读书的费用,胡翠珍陷入了两难。好在两个孩子都特别懂事,他们一边安慰母亲,一边想办法贴补家用。胡翠珍一直以来的教导让他们懂得勤俭节约,除了凭借自身努力获取奖学金外,两兄弟还利用闲暇时间外出打工赚取零用钱,贴补日常开销。胡翠珍说:“两个孩子小时候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要啥有啥,但他们特别懂事,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兄弟俩上大学以后就没用我操过心了。”
孩子大学毕业找到一份体面工作,胡翠珍对他们说“好好给人家干”;孩子结婚了,胡翠珍对他们说“好好对你们媳妇”;孩子工作出色得到了嘉奖,胡翠珍对他们说“别骄傲”;孩子工作忙顾不上回老家,胡翠珍对他们说“放心吧我和你爸很好”……在孩子们每一步脚印后面,都有胡翠珍的鼓励和支持。
有人羡慕这位大字不识的母亲培养出两个大学生,咨询教育经验的时候,胡翠珍永远都是同样的回答——我告诉孩子们,不努力学习,将来就得跟我们一样靠卖苦力讨生活。就是这样朴实的话语,这样的谆谆教导,真切表达了一个农村母亲盼儿成才的心愿。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