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民营经济"半年报"出炉 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6.5%

2021/08/04 14:22

阅读:

原标题:青岛民营经济"半年报"出炉!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6.5%

青岛新闻网8月4日讯(记者 刘倩倩)记者从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获悉,2021年上半年,青岛民营经济持续恢复,质量效益稳步提高,主要指标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社会贡献继续加大,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6.5%,民营企业进出口2647.7亿元,民营经济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民间投资稳步增长 投资贡献持续增大

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6.5%,比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4.3%。民间投资增速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民间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8.8%,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为79.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

从产业看,全市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05%,与去年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7.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7.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

从项目看,上半年,全市在建民间投资项目3282个,同比增加264个,增长8.7%。其中,产业类项目2224个,同比增加31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058个,同比减少46个。

民营进出口高位增长 外贸潜力加速释放

上半年,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647.7亿元,同比增长45.8%。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同期全市外贸总值的66.6%,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29.2个百分点,领跑全市各类外贸主体。其中,出口1511.9亿元,同比增长34.3%;进口1135.8亿元,同比增长64.6%。

从贸易对象看,对主要进出口国家均保持大幅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幅明显。上半年,我市民营企业对东盟、欧盟、美国、韩国和日本进出口值分别为542.1亿元、326.1亿元、300.1亿元、184.0亿元和16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9%、25.4%、47.5%、69.0%和11.9%,对上述五者进出口合计占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的57.3%。此外,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989.7亿元,强势增长66.2%,占比由上年同期的32.9%提升至37.3%。

从贸易产品看,出口以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以农产品、原油和金属矿砂为主。出口方面,我市民营企业出口机电产品624.3亿元,同比增长46.5%,占民营企业出口总值的41.3%;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360.7亿元,同比增长23.3%,占比23.9%。进口方面,进口农产品277.7亿元,同比增长25.8%,占民营企业进口总值的24.5%;进口原油178.8亿元,同比增长85.7%,占比15.7%;进口铁矿砂和铜矿砂分别为127.9亿元、2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9%、30.8%,合计占比13.7%。

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规模比重稳健提升

上半年,全市新登记民营市场主体15.8万户,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的99.3%,占比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其中,新登记民营企业6.4万户,占全市新登记企业户数的98.2%,跃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较去年同期上升2个位次。截至2021年6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84.8万户,占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的98.2%,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较去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其中,实有民营企业66.1万户,占全市实有企业总量的95.1%,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与去年同期水平持平。

从注册资本看,上半年,全市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4932.8亿元,占全市新增注册资本的74.7%。其中,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4523.4亿元,占新增企业注册资本的73.0%。截至2021年6月,全市实有民营经济注册资本54246.0亿元,占全市实有注册资本总量的71.2%。其中,实有民营企业注册资本51592.6亿元,占实有企业注册资本的70.2%。企业户均注册资本780.3万元,较去年同期(766.7户/万元)增长1.8%。

从创业密度看,截至2021年6月,全市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84.8万户,每万人拥有民营市场主体1835户,位于深圳(2043户/万人)、西安(1951户/万人)之后,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全市实有民营企业66.1万户,每万人拥有民营企业657户,位于深圳(1271户/万人)、广州(826户/万人)、厦门(733户/万人)之后,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较去年同期上升2个位次。

民营税收显著提升 “主力军”作用更加突出

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税收695.6亿元,同比增长30.9%,在国有、民营、涉外三类主体中恢复最快。民营税收延续前期稳步回升态势,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特别是3月份以来,均以20%以上速度恢复性增长。上半年,民营税收占同期国内税收的比重稳定在六成以上,民营经济继续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吸纳就业稳中有进 社会贡献持续凸显

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14.7万人,同比下降4.6%,两年平均增长2.0%。民营经济新吸纳就业占全市城镇新增就业的79.6%,较一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就业形势稳中有进,民营经济继续发挥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

信贷融资加快推进 金融服务稳中向好

从银行贷款情况看,截至6月底,辖区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190.7亿元,较年初增长14.4 %,累计发放民营企业贷款3087.5亿元,占全部公司类贷款累放额的40.4%。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本外币)3740.7亿元,同比增长23.0%,高于各项贷款增速8.6个百分点。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本外币)1601.7亿元,同比增长44.5%。辖区累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99%,低于去年平均水平0.18个百分点。

从融资情况看,上半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融资额 60.2亿元,其中民营上市公司融资51.4亿元。截至6月末,全市上市公司融资总额1290.4亿元,其中民营上市公司融资总额1112.1亿元。

从上市挂牌情况看,上半年,我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7家,其中民营企业6家,占比85.7%。截至6月末,我市实有境内外上市公司66家,其中民营企业50家,占比75.8%;实有新三板挂牌公司71家,均为民营企业。

[来源:青岛新闻网 编辑:赵晓珊]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青岛城市公园:从“生态绿地”到“生活客厅”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