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积极推行玉米适期晚收 每亩可增产40-70公斤

2021/09/15 10:52

阅读:

原标题:山东积极推行玉米适期晚收

玉米是我省粮食生产的大头,实现玉米稳产增产,对夺取秋粮及全年粮食丰收具有重要意义。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进一步挖掘玉米生长后期增产潜力,切实提高单产水平,实现颗粒归仓,山东在全省积极推行玉米适期晚收。据专家测算,在玉米灌浆中后期,如晚收7到10天,每亩可增产40至70公斤。

今年夏种期间,受小麦收获偏晚等诸多因素影响,全省玉米播期普遍较常年推迟5到7天,如按正常年份收获,玉米成熟度不足,将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玉米适期晚收,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增加粒重,提高单产,是一项不需要增加任何投入即可增产的重大节本增效实用技术。

我省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当地玉米最适收获期和小麦最佳播种期,制订好玉米适期晚收和小麦秋种技术方案,统筹兼顾安排好秋收、秋种工作。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引导督促农民群众适期晚收玉米,缩短玉米—小麦茬口期,确保玉米在最佳成熟期收获,小麦在最佳播种期播种。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县,要把推行玉米适期晚收作为重要技术措施,切实落实到田,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农业机械是秋收的主要载体。各地要通过召开农机现场会等各种形式,组织大面积连片、整村整镇推进适期收获,确保一般大田于9月底收获,高产田和晚熟地块于10月上旬收获。要引导农机手科学掌握玉米收获期,坚决制止农机过早下地。同时提前调试好机械,提高联合收割机工作效率,缩短收获进程。

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各地要努力在机收减损上挖掘增产潜力,加强作业管理和宣传培训,把收获质量列入作业指标,大力开展机收损失标准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切实提高规范作业能力,确保玉米机收减损增粮落到实处。要减少收获环节损失,籽粒玉米尽量在植株上干燥后机收,降低籽粒破损率。要减少粮食运输环节损失,收获后及时晾晒,有条件的可以尽快烘干籽粒,推进科技储粮、生态储粮,确保颗粒归仓。

记者 毛鑫鑫 王鹤颖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胡晨薇]

青岛话题

青岛30路公交车创新服务获赞 计划将投影内容与台东特色融合

07/10 08:36 / 青岛晚报

通过安装车载投影灯,以科技手段守护乘客夜间出行安全,后期将以灯光为载体,将台东商圈的旅游攻略、美食地图与城市文化融入车厢,打造“公交+文旅”的全新体验。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有了“放心消费地图” 消费维权更便捷

07/09 08:32 / 人民日报

下一步,青岛将加大放心消费示范标杆培育力度,持续营造“政府有力、商家有信、消费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