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信网10月13日讯(记者 谷正原 通讯员 邢路 臧勇)10月12日,城运控股集团对2021年7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公交末班车延时大数据进行发布,此次共有13条公交线路的末班车进行了延时,延长时间从20—90分钟不等,累计延长运营时间达950小时,累计增发车次3080个,延时期间为15.73万乘客提供了夜间出行服务。其中,“延时公交”单线最高客运量达3.3万人次,客运量超过1.4万人次的线路有6条,依次为224路、327路、102路、363路、375路和502路。
2021年7月1日起,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对途经城市主干道、通行条件较好和夜经济聚集区周边的13条公交线路末班车进行季节性延时。目前,随着旅游季的结束,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夜间出行需求已经大幅降低,除375路以外的其他线路已于10月9日起恢复原末车时间。结合此次公交客流大数据分析以及出行调研,375路夜间出行需求较大且受季节影响较小,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城运控股集团将此线路的末班车延时由阶段性改为长期性,即镇平一路的末车时间由21点调整为22点,青岛科技大学的末车时间由22点调整为23点。
前期,执行末车延时的公交线路按照“一线一策”要求,通过手机信令、公交大数据平台,结合历年来的客运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了涵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客流研判、计划调整、运力储备、应急预案等内容的运营组织方案。这些线路覆盖了沿海一线观光带、南北方向客流走廊、主要商圈及居住区和重要客流集散节点。
据了解,自2018年起的每年旅游季,城运控股集团旗下各公交运营单位都选择部分途经城市主干道、通行条件较好和夜经济聚集区周边的公交线路末班车时间进行季节性延时,截至今年已持续了4年。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将把此次的大数据分析作为日后生产运营工作的重要参考,并将持续关注各线路的客流增量变化,积极响应、满足市民对美好出行的需求。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