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人工干预能改善空气质量?还是冷空气驱霾最有效

2021/11/25 07:46

阅读:

原标题:不能仅凭“拉尼娜”就预测今冬是冷冬

11月24日下午,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顾润源做客“民生在线”,围绕“防灾减灾 气象先行”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针对网友关心的气候状况等民生话题逐一进行回复。

“冷冬”只是一个气候概念

进入年终岁末,这一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全市气候有什么特点?顾润源对此进行了盘点。今年以来,我市总体的气候特点为降水偏多,气温偏高。截至11月22日,全市平均气温15.1℃,比常年同期高0.9℃;全市平均降水量820.5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56.0毫米(多23.5%)。尽管降水偏多,但降水时间分布却很不均匀。今年6-8月主汛期,青岛降水量略偏少,而主汛期过后的9-10月,降水偏多,甚至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秋汛。主要原因是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今年夏季中期开始明显偏北并稳定维持,造成来自西北太平洋的东南暖湿气流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异常强盛,加上冷空气的活动频繁,二者在我市上空频繁交汇,导致降水比往年偏多。另外,7月29-30日第6号台风“烟花”影响我市,带来了丰富的降水。同时,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青岛连续4年有台风影响。

“双拉尼娜”来了,今年冬季会是冷冬吗?针对市民比较关注的冬季气候预测情况,顾润源表示,首先可以明确一点,拉尼娜不等于冷冬。冷冬或暖冬是一个气候概念,和人们的实际感受还是有差别的。去年青岛就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冬季气温起伏较大,但从冬季平均气温来看比常年偏高1.3℃,算是经历了一个暖冬。预计今年冬季(2021年12月-2022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1.0-0.0℃,平均降水量25-35毫米。“由于拉尼娜事件后期演变趋势和气候影响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部分地区也有可能出现极端天气。 ”顾润源表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因素更加复杂,因此,仅凭拉尼娜一个因素就预测今年冬天更冷是不科学的。

冷空气带来的风除霾最有效

这两年青岛雨水多,影响了秋天收庄稼,能不能人工消雨?既然可以人工增雨,也可以人工增雪吗?能不能人工消雾霾呀?在网谈中,网友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比较关注,顾润源逐一进行答复。

他表示,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发展中的科学技术,但是人工影响天气是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受限于目前技术手段,对范围小、强度弱的降雨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但对大范围、强度强的降雨过程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目前,我市全年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冬季主要是采用高山碘化银发生器进行增雪作业。我市现有15部高山碘化银发生器,均建在山地迎风坡上,通过点燃烟条,燃烧碘化银,使碘化银粒子随上升气流扩散到云中,从而增加云中凝结核,达到增雪的目的。利用高山碘化银发生器增雪对秋、冬、春季森林防火也非常有利。

通过人工干预改善空气质量,目前还只是研究、试验阶段。霾是在静稳天气下的颗粒物累积形成的,只要污染物一直存在、产生,就会在大气中积累。目前人工影响天气还不能大范围改变大气的静稳条件。同时,霾发生的天气通常不具备人工增雨的作业条件。有些地方尝试向空气洒水的做法降低大气中的颗粒物含量,这种方法在局部有些作用,但是对区域性霾的治理难以实施。对大多数的城市污染地区,冷空气天气过程带来的风还是最有效的去除雾霾途径。 (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 吴帅)

“民生在线”下期预告

网谈时间:12月1日(周三)下午2:30—4:00网谈单位:青岛市大数据局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于轩]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老字号重聚、新业态集结 青岛历史城区刮起“时尚风”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