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青岛市政协委员贾小平:建议青岛设立自然科学基金

2022/04/15 16:16 信网

阅读:

 (来源:受访者)

信网4月15日讯 (记者 顾青青)“青岛有大批高等院校、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数以万计的基础科研人员,这些人才需要研究经费激发基础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特别是青年学者的热情。”今年两会,青岛市政协委员、致公党青岛市委会委员、青岛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贾小平建议青岛设立自然科学基金。

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培育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虽然青岛是高等教育和科研高地。但基础科研人员每年从国家和省里获得基础研究经费,难度越来越大,竞争性越来越强。这种情形极易打消部分基础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特别是青年学者的热情。”

而除此之外,青岛市政协委员贾小平表示,青岛市在本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大量的“卡脖子”难题,如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这些难题源于青岛市研发经费投入比例不高,特别是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投入比不高。原本有限的总盘子,面对强大的需求牵引,总是难以为继。”

基础研究是攻克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青岛市政协委员贾小平认为,为产业解决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是提供理论支持,区域创新竞争力也正在向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延伸。为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主体作用,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完善区域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贾小平建议青岛设立专门的自然科学基金。以区域产业需求和战略目标为导向,构建自然科学基金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聚焦青岛产业“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基础研究瓶颈,突破关键技术问题和核心科学问题;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区域产业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贾小平还建议以激发科技创新人才为导向,构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评审和评价机制。“持续稳定的基础研究投入,才能维持稳定的科研力量,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引进来,才能走出去。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在青扎根立足,进而推动青岛市基础研究发展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培养。”

同时,贾小平还建议,以重大科技成果培育为导向,构建功能定位明确的基金项目体系。支持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学科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提供科技支撑,发挥培育和引领的作用,为培育省级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和基础科技人才队伍打基础。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青岛调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 首批两处房源可选择

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青岛推出端午主题文旅活动 邀市民游客共赴山海之约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深度报道

全国避暑旅游路线发布 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上榜

07/04 07:21 / 观海新闻

此次发布的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涉及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余个市,其中崂山风景区、即墨古城入选山东省的“阅揽山海·舒爽胶东”避暑旅游线路。

“谷子经济”愈发闪耀 如何打造青岛版LABUBU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