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百年大厂蝶变,青岛新增工业风“网红打卡地”
近日,由中铁建设华中分公司承建的青岛四方机车老厂区焕新迭代工程中车四方智汇港城市客厅精彩亮相,成为新晋青岛工业风“网红打卡地”。
中车智汇港城市客厅原址为铁道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历经120年的辉煌历程,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火车的历史,连续创造出第一批铁路客车、第一列双层客车等中国铁路工业数个“第一”,被誉为“中国火车头的摇篮”。
2021年5月,中车智汇港城市客厅开工建设,该项目是青岛市第一座工业遗产改造项目。中铁建设集团充分尊重原机车厂房工业遗存建筑风格,通过保护性拆除、文物级修缮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延续和传承历史文脉,让工业文脉与科技创新和谐共生,打造青岛市老城复兴与城市更新转型之路上的典范之作。
危旧房改造是民生改善工程的重要内容,中铁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危旧房改造带动城市整治和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厂房原有的屋面结构及东、北立面的砖墙需要保护性拆除。拆除的墙体需尽可能保留完整的墙砖,用于保留部分墙体的恢复。人工拆除分离墙砖,由于砖墙的强度低,拆除时存在一定倾倒质量安全隐患。项目详细制定专项拆除方案,按照先拆除屋面防雨、围护材料,然后拆除屋面砼檩条、钢屋架梁,再拆除东、北立面砖墙,最后拆除北侧的原有钢筋砼桁吊专用梁,拆除期间重点做好支撑措施。对原有结构进行综合加固,加固工艺复杂,涉及到扩大截面、碳纤维、包钢、高延性砼加固技术等多种加固方式。保留的红砖墙,采取专业“修旧如旧”工艺,降低对原有砖砌体表面的破坏,并对砖墙表面做抗渗防氧化处理,精确做好每道工序。
中铁建设集团华中分公司联合同济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多位专家技术力量,先后解决幕墙超大玻璃加工、运输、安装困难,综合加固技术复杂等诸多难题。
超大尺寸玻璃施工难度大。东立面幕墙8.7米×2.7米超大超白加胶玻璃,厚度达到7厘米,单块重达2.6吨,国内最大尺寸加工,仅少数几家大厂可以生产。在天津生产玻璃原片,运输至济南进行切割、钢化加工,由四层玻璃三层夹胶组成,现场采取“上挂下座”方式安装。
钢结构造型精确度要求高、难度大。室内椭圆形钢结构主展厅长达33.7米,由17架圆环形钢梁及斜撑全焊接组成,环形梁最大直径9.3米,团队采用TEKLA技术进行建模,采用先进的迅镭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对斜撑梁进行精密加工,加工后的部件精度误差在0.4毫米以内。
焊接打磨修补工作难度大。钢网壳构件设计全部为焊接连接,焊缝多达800多道,辅助焊2000多道,每道焊缝双面焊接,焊缝长度近万米,焊接点接近千处,焊接打磨修补工作量巨大。屋面13架大梁精工焊接,焊缝经超声波探伤检测,全部达到一级焊缝标准。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疫情影响等诸多难题,项目成立青年突击队、科技创新工作室,攻坚克难,取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省级工法和1项省级优秀质量成果奖。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