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青岛麦收结束,344万亩小麦颗粒归仓
本报6月22日讯 记者今天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根据农情调度,全市344万亩小麦已完成收获。
夏粮是我省主要口粮,产量接近全年一半,夏粮丰收对确保全年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据介绍,今年青岛夏粮生产虽受去年秋播期多雨渍涝影响,全市小麦播期偏晚,但得益于政策扶持有力、技术支撑到位、小麦价格走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同时,苗情转化较好,春季一二类苗比例达到83%,加之后期条件适宜,籽粒饱满容重高,病虫害轻病粒少,小麦品质好于往年。值得一提的是,平度蓼兰镇青丰试验基地“青农7号”小麦高产攻关田在实打验收中,亩产达到823.2公斤,实收单产再创青岛新纪录。
今年夏收期间,青岛小麦机械化收获率近100%。过程中,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区市指导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600多支维修服务队,1500多名农机维修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农机检修维修巡回服务。全市累计检修各类机具14.4万台套,调度作业机械20多万台套,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同时,持续组织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小麦机收损失率1.2%,减少小麦机收损失1500万公斤以上。
夏粮收获牵涉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技术服务保障等多个方面,青岛抓实抓细“三夏”生产各项任务,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青岛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05.6万亩,加强功能区建设和管护,引导种植目标作物,功能区内粮食作物占比达到90%以上。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19.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14%,实现亩均节水24.3%、粮食产能提高10%。
青岛加强优良粮食品种优育推广,全市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今年,青丰种子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青农6号”通过国家审定,成为青岛市第一个以企业为主体选育的国审小麦新品种,每亩比常规品种多产30多公斤。
今年病虫害发生程度是近年来程度最轻的一年,这得益于青岛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组织全市70多家服务组织、1600多架植保无人机开展飞防作业400余万亩,追施叶面肥26万亩、喷施叶面肥150万亩、小麦茎基腐病统防统治65万亩、小麦“一喷三防”344万亩,实现麦田全覆盖。
政策支持体系给种粮人以“定心丸”。今年以来,青岛市统筹使用财政资金13.94亿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守住粮食底线,稳定农村经济形势。
夏粮收获告捷,工作重心转向夏种。近期降雨明显改善土壤墒情,对夏玉米播种和出苗非常有利。在完成夏粮抢收的同时,秋粮抢种工作也在顺利进行。截至6月22日,全市夏玉米意向种植面积351.29万亩,已播种318.72万亩,占意向面积的90.73%。其他夏播作物已播20.92万亩,其中水稻0.35万亩、甘薯5.96万亩、花生7.79万亩、大豆(纯作)5.76万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06万亩。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 晋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戴慧慧]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