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双碳”目标下煤炭大省如何走好转型路
本报记者 韩 荣
随着“双碳”目标时间节点的临近和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传统能源行业正发生着变革。
日前,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山西省科学技术厅、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平行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为山西如何更好地完成“双碳”目标,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出谋划策。
实现煤炭的绿色开发和清洁利用
山西是全国最大的产煤省份之一,也是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虽然山西在实现“双碳”目标之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任重道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包信和认为,山西要想顺利完成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就要打一场硬仗。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化石能源的未来在于低碳绿色利用。”以煤炭为例,包信和表示,煤炭在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利用好碳资源,关键是看如何把煤炭高效转化成更多社会发展所需的产品,而煤炭转化的必然趋势是与可再生能源进行深度耦合。
对此,道达尔新能源亚洲研发副总裁、中国欧盟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徐忠华表示赞同。他认为,能源转型之路是漫长的,而保证能源安全和实现碳中和是顺利完成能源转型的两大关键。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长期保持基础性地位,发展洁净煤技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表示,长期以来,煤炭都是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燃煤发电在我国电力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怎么少用煤,在用煤过程中能不能消纳或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彭苏萍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坦言,在没有探索出零碳排放技术的现实下,应从三方面考虑我国近期的能源战略:第一是能源安全供应,第二是清洁高效利用,第三是减碳的实现和零碳的探讨。
“山西是煤炭大省,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高效地利用好煤炭,是山西省的重要任务。”岳光溪说。
数字技术进步为能源革命赋能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融合发展,数字技术的进步正为能源革命赋能。
数据显示,山西煤炭产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先进产能占比超过80%,已建成46座智能化煤矿、116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煤层气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煤炭清洁高效低碳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
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院长孙予罕指出,“双碳”目标和数字化浪潮正改变着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模式。作为资源优势最突出且区位占优的省份,山西的战略价值将越来越大。
记者了解到,在山西,数字技术正不断融入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能源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速发展。在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过程中,山西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持续明显下降,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比如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打造的低碳云账户,是一个集能源数字化和低碳治理于一体的绿色数字治理服务平台。“碳账户管理正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利用AI分析碳数据,我们能将山西省太原市7000多辆出租车的充电需求与绿电供给匹配起来,协调出租车在光伏发电出力最多时充电,这样既绿色又省钱。”该公司董事长王正通介绍道。
孙予罕建议,未来山西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和机制创新,将煤炭保供转变为电力保供、材料保供和算力保供,推动山西由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相信山西未来必然在新时代的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中成为至关重要的先锋队与主力军。”他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孙宝震]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09/14 08:20 / 青岛日报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73岁的李学娟与老邻居们又一次走进大鲍岛。站在广兴里,往昔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打开话匣子:“早年间,这里热闹得很,沿街是各家店铺,铺子后头就是院子,几十户人家挤在一起……”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