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艺术随着城市的发展正不断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如今,大大小小的展览不仅成为出游时更多旅者到访的目标之一,更是市民闲步所至的城市文艺“栖息地”。
中秋佳节、美好假期,约二三好友,赴庭院邂逅一场艺术展览,来“上街里·赏秋天”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品味一道美学盛宴。市民王女士与朋友去了“画廊周北京”延伸展览,“数字时代人类是怎样生存的,这个思考面向现代、面向未来,和我们每个⼈息息相关。”观展后的王女士感触颇深,“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有思想的展览。”
“画廊周北京”延伸展览项目落地平度路37号“鼎新南里”院内,是首届青岛(市南)庭院艺术节引进的重量级展览之一,由室内展览及户外雕塑项目两大部分组成。青岛本土里院的典型代表建筑,与二十余位国内外艺术家打造的“编码齐民”室内展览碰撞,城市建设与艺术项目的双重魅力在里院闪耀,赋予了庭院无限可能。
圣心修道院旧址的首次亮相,与沉浸式演艺头部IP的搭配,这场引自上海、今年被列入文旅部发展司发布的20个沉浸式文旅游新业态示范案例的《不眠之夜》特展“窥梦”,带领观展者打破第四堵墙,浸入真实的梦境。静态展览与沉浸式互动体验的精妙融合,百年建筑和先锋演艺的跨界碰撞,在百年圣心修道院德式建筑的独特空间里,沉浸体验一场别致的《不眠之夜》特展,获得亦幻亦真的全新艺术体验。
上街里可谓是市南老城区最响亮的一张“名片”。老城的庭院里,染着金色的旧日时光在空气中回转沉浮。四方路18号“骏业里”是上街里的一部分,四位在青岛出生、完成艺术启蒙的著名艺术家来到这里,举办《城南艺事》青岛籍艺术家老城邀请展,将沉淀着旧时光记忆与情感的作品展出于此,游子将故乡忘不掉的牵绊献给老城。
据悉,展览自9月28日正式开始。正如展名,《城南艺事》本身就已经带着地理身份上的属性认定。游子的经历和故乡的牵绊,沉淀成为他们作品画面中氤氲升腾的乡情气息。
同样展出在上街里区域的《俺爹俺娘》影像展设在潍县路19号“太兴里”,摄影家焦波三十年拍摄父母“感动京城 轰动全国”,入选“摄影术诞生180年180人”,透过他的镜头,每个人都能看到对父母、对乡村、对养育着他的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其他观展者共鸣心底最深的情感。
逛秋天、进庭院、观展览,艺术流淌在市南的毛细血管,滋养着这座城区的精神内核。在庭院,传统与现代交融,历史与先锋并行;在市南,文化与老城融合、老城借文化复兴。市南区作为青岛市的核心文化区和历史承载区,将艺术城区打造与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结合起来,打造以文兴城的市南新模式,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文/通讯员 姜小凡 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李源菁]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