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青峰村精准满足老人全方位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补齐民生短板助力乡村振兴
“快来家喝口水!”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青岛主会场活动刚落下帷幕,“东道主”的热情仍伴随着“双节”的喜庆氛围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青峰村延续,73岁的傅玉花正坐在老人房前和邻居们聊天,见到记者,热情地打起招呼,“丰收节青岛主会场能放在咱青峰村,感觉脸上很有光,我们都去看了,很热闹。”
农民丰收节坚持让农民登台唱主角,在青峰村的老人房这方区域,老人们就是主角。“老人房里电视、供暖、沙发、衣橱都配上了,我们直接过来住就行了。”
69岁的李秀芹说,“我老伴今年74岁,我是跟他沾了光,今年住进了老人房。出门就是健身器材,也有休闲场地,既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和老邻居们拉拉家常。”
自2013年3月开始,青峰村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时青岛市新型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2016年回迁完毕。青峰村村民委员会委员孙雪霞说,村里不仅为村民建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还配套建设了老人房,年满70岁的老人可免费拎包入住,前提是子女每周都得回家,这个条件甚至写进了村规里。
“现在有21间老人房,子女不孝还不能住哩,只有子女孝顺才能申请。住进来后,子女每个周都要来看望老人,为老人做顿饭。”傅玉花说,“现在的好日子放在过去都不敢想,我嫁过来的时候,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骑自行车只能到村下头,然后再推着上来。现在路好了、住房好了,日子更有盼头了。村里还发福利,这不中秋节前,村里刚分的鳕鱼,正好过节和家人一起吃。”
85岁的王美英正在老人房的小院里侍弄着自己种的茄子,平时种种菜是她的一大爱好。记者跟随老人进入小院,看到老人房门口处特意加装了坡道和扶手等适老化设施,进到里面,房子大约有六十平方米,窗明几净的屋内配有暖气,家具和家电一应俱全。“吃的、用的、住的,哪样都好。”王美英说。
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是补齐民生短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青峰村之所以能够以老人需求为出发点、以老人体验为落脚点做好养老工作,得益于通过“休闲+观光+采摘”模式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带来的集体增收。青峰村建成2个农业观光产业园,配套建设停车场、商业网点、民宿、农家宴和农产品销售点等,极大拓展了村集体及村民增收渠道。
青峰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山东省第三批景区化村庄等。“有了景区的带动,中秋、国庆假期房间全订满了。现在是旺季,会一直持续到年底。”在青峰村的一家民宿里,工作人员郭场凯正忙着收拾卫生,“民宿今年6月开业,主要承接公司团建、家庭聚会等,周末、节假日基本是满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伟)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张锦宏]05/06 15:29 / 青岛晚报
截至5月4日,青岛地铁假期累计客运量达824.21万人次,客流数据背后,不仅是城市脉搏的蓬勃跃动,更承载着千万人次的“畅达幸福”之旅,流淌着这座城市的温度与美好。
04/18 07:26 / 青岛日报
买解压玩具释放工作压力,下单购买虚拟商品获取精神愉悦,求旅游搭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取悦自己,愿意为“情绪价值”埋单。然而,在情绪消费兴起的同时,乱象也不容忽视。
04/25 07:20 / 青岛日报
透过开幕式的精彩画面和推介,“爱达·魔都号”邮轮、奥帆中心《寻梦沧海》演艺等文旅场景,崂山风景区、青岛东方影都等文旅地标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