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天南地北春潮涌⑩】瞄准新的消费增长点才能“长红”
马面裙爆火,给山东曹县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缝纫机都要冒烟了……”
铺天盖地的单子,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仅今年1—2月,曹县汉服网销额就达12.6亿元,马面裙网销额达5.5亿元!
“这个地方再缩紧一点,可能会更有中国味道……”记者走进一家汉服商户,店主李勇正与设计师打磨产品设计,“我们反复打磨,就是要将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
曹县汉服为啥火?“归根结底是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增强了,国潮兴起,汉服成了受欢迎的日常穿搭!”李勇说。
在汉服潮流带动下,曹县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快速兴起一个汉服纺织产业集群。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李勇也曾心生疑虑:这股热度究竟能持续多久?“网红”能否变成“长红”?
这个春天,当地政府做起了“媒人”——与山东工艺美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筹建曹县电商产业发展学院;选派一批汉服头部企业负责人,到高校接受服饰设计、服装表演等培训……目前,全县的设计师队伍已壮大至百余人。
“过去,我们买一个设计稿需要花费近2000元。现在我们镇上有了汉服设计馆,不仅能提供定制设计服务,还能根据我们的需求随时修改。最重要的是,一个设计稿才1000元!”家门口有了设计师,李勇对未来发展有了信心。
“原创”二字,已经成为曹县汉服产业的关键词——原创汉服企业占比超过90%;曹县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成立,让曹县汉服产品的专利申请时间由100多天缩减到10天左右。
“我们布下了‘一盘大棋’,为服饰行业发展升级基础设施!”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龙飞介绍,当地扩宽了乡村道路,改造农村光纤宽带,还在企业多的村子里架设了大功率变压器,解决用电紧张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如今,曹县汉服产业已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有汉服企业2282家,网店近14000个……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王盟)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源菁]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