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市南区夜经济持续升温 成外地游客来青打卡第一站

2024/07/03 10:36

阅读:

原标题:缤纷夜经济 浓浓烟火气

市南区夜经济持续升温 成外地游客来青打卡第一站

夏日的岛城,海风清凉,游人如织。当夜幕降临,浮山所市集灯火通明,不少市民游客聚集在此吃海鲜、喝啤酒、看欧洲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从去年开始,经过改造升级,浮山所市集有了“双重身份”,既是摆满各种蔬菜瓜货、海鲜肉类的市场,又是提供菜品原料加工的美食大排档。

美食美酒成青岛“夜”味

吃海鲜、喝啤酒是青岛人每年夏天的习惯。进入6月以来,来浮山所市集购买海肠、虾虎、螃蟹、海蛎子等海鲜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市集运营主管苏君告诉记者,尽管还未进入盛夏,但市集的客流量已与去年高峰期基本持平,日均客流量超1.2万人次。

红火热闹的“青岛味”也让这里成为外地游客来青打卡的第一站。来自江西的游客李云海表示:“早就在社交平台上‘种草’了这个网红市场,买完海鲜可以直接加工,来青岛的第一晚就过了把海鲜瘾。”为了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浮山所市集还设置了青岛特产街,包含海鲜干货、青岛脂渣、崂山绿茶等,游客可以一站式采购。

与大排档的喧嚣相比,泉州路和香港中路交叉口附近的七星坊美食街则“夜”味更足,各类摊位依次排开,在繁华的都市商圈里显得别有一番风情。“我们开车经常路过,看着挺热闹,今天就带老婆孩子一块来逛一逛。没想到这么多人,气氛特别好。”市民刘阳告诉记者。背靠着麦凯乐商场,这里成为市民购物后休憩的小天地。

“美食街有100多个摊位,有锅包肉、牛杂粉、肉蛋堡、衢州鸭头等特色小吃,还有一些艺术工艺品,客流平日在3000人次左右,周末能达到5000人次。”麦凯乐青岛总店企划主管翟建良告诉记者。

文艺盛宴为海滨夏夜添彩

酒足饭饱后,岛城夜晚的各式文艺演出为夜生活添姿增彩。上周末,在金茂湾后海广场上,电影《你好,李焕英》伴着金黄色的日落和清凉的海风进行露天放映,让附近居民夏夜消暑有了好去处。据了解,此次放映是今年市南区举办的“幸福市南”社区电影节系列活动的首场,未来活动将继续走进市南区11个街道、50个社区以及部分文化空间,倾情上演80场次热门电影,陪伴居民、游客共度美好的盛夏之夜。

“日落+露天电影”的加持,金茂湾购物中心迎来了7周年店庆。“通过文艺演出、k-pop嘉年华、满减促销等夜间店庆活动,客流量与销售量均实现增长。”该购物中心推广部工作人员说。

老城区“夜”有烟火气

夜市的小吃更是充满人间烟火气。在中山路上,随处可见的美食市集,让市民游客一饱口福。但要说最受欢迎的美食聚集地,则非劈柴院莫属。高家锅贴、老沧口炸串、老胶南哈饼、豆腐脑……这些带有老青岛文化的美食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以后晚上来老城区就在这儿吃饭!”市民兰菊抱着孩子说道。除了品尝美食,这里还有多重演艺活动接续上演,杂技、古彩戏法……配合劈柴院古朴的街区环境,仿佛让市民游客又重新回到百年前的中山路商业老街。“夜经济”一头连着居民生活,一头连着商业复苏。市南区以中山路为主轴,打造“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的业态场景,着力打造一批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读等多元化消费场景和网红打卡地,挖掘更多传播热点,吸引了一批新业态入驻,为老城区注入内生动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美味与美景相融,戏剧和潮玩交融,历史与人文交织,市南区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多姿多彩的“新夜态”让城区的夜色更动人。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王彤)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青岛市文明办发出《“相约七夕 幸福相伴”文明婚俗倡议书》

08/28 21:18 / 观海新闻

27日,市文明办发出《“相约七夕 幸福相伴”文明婚俗倡议书》,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破陈规、除陋习,传文明、树新风,共筑文明婚姻幸福基石,共享和谐美好幸福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关注青岛:一座国家级新区的引才实践

08/27 08:34 / 人民日报海外版

应聘者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新区的喜爱。集中选聘期间,周边80余家酒店满房率达到85%以上,周边特色餐厅翻台率提升3至5倍。统计显示,甚至有近20%的应聘者及家人因为考试体验好,选择了延长留在青岛的时间。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一张信息网 兜牢健康保障底线

08/13 07:51 / 人民日报

“我们项目实现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居民的医疗健康数据被汇总整合,为精准诊疗提供有力支持。”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桑珠孜区区域医疗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负责人张铭扬说。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美食+赛事 带动消费热

08/08 08:21 / 人民日报

在金沙滩,西海岸新区首届沙滩排球邀请赛同期举办。300余名运动员在沙滩上展开力量与技巧的竞技,比拼激烈,喝彩不断。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