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全球首台山东智造 AI+3D结构光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获批

2025/03/25 09:32 信网

阅读:

信网3月25日讯 3月6日,山东卓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业医疗”)自主研发的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正式通过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认证。作为全球首个集成3D结构光与动态感知技术的肿瘤介入治疗定位导航系统,该设备将穿刺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标志着我国在精准微创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精准医疗正式迈入亚毫米时代。

构建“智能眼脑手”协同系统

据介绍,该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是世界首台采用“3D结构光融合传感定位技术”的经皮穿刺机器人。它搭载百万级点云3D结构光扫描技术,能够实现无创体表三维建模,相较传统定位方式,精准度和效率大幅提升。这一视觉突破为手术的精准导航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动态感知方面,卓业医疗自主研发了呼吸运动补偿算法,可实时追踪体表位移,确保手术过程中穿刺路径的精准性和稳定性。这一技术解决了传统穿刺手术中因患者呼吸等因素导致的定位偏差问题,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此外,该机器人首创“手眼一体化”机械臂设计,支持手动/自动双模式配准,并搭载5G通信模块。这意味着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机器人完成跨地区手术,打破了地域限制,为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政策东风下的国产替代浪潮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连续出台政策鼓励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仅2024年,便有超10款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卓业医疗的3D结构光技术突破,不仅打破了进口品牌在精准穿刺领域的垄断,更以“高性价比+临床适配性”优势,为国产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注入了强心剂。

随着AI、5G远程操作等技术的融合,手术机器人正朝着智能化、普惠化方向加速演进。卓业医疗表示,未来将持续加码研发,探索肿瘤微创、脊柱微创和神外微创等多元场景应用,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落地。

作为国内介入微创领域的领军企业,卓业医疗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AIoT+机器人+医疗”的融合创新。此次获批的穿刺机器人,适用于肺和腹部实体肿瘤(如肺癌、肝癌等)的经皮穿刺活检、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等微创介入手术,是其“介入医学云平台”战略的重要一环。

卓业医疗的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的获批,不仅是企业自身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这一创新成果将为全球精准医疗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选择。

从“经验医疗”到“精准智能”

传统穿刺手术面临“定位难、风险高、学习慢”三大痛点,卓业医疗的AI经皮穿刺手术导航机器人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优化。

针对直径≤10毫米的微小结节,该机器人能够将定位精度提升至亚毫米级,显著提高了早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在复杂解剖位点(如近血管、支气管)的穿刺手术中,其成功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降低了手术风险。

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够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提升诊疗服务质量。通过智能化的辅助系统,医生可以更快速地掌握穿刺技术,提高手术效率,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未来,卓业医疗将通过术前智能规划、术中诊疗优化、术后疗效验证的全流程闭环,构建肿瘤微创治疗生态链。这一战略布局不仅将推动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医疗服务。(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赵庆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
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青岛话题

城市文化新地标蓄势待发 青岛人记忆中的国棉六厂即将焕新

07/29 09:00 / 青岛日报

曾经,国棉六厂内纺织车间机器轰鸣;如今,这里创意浪潮澎湃翻涌。在这里,历史与未来共鸣,文化与创意共舞,一座城市文化新地标正蓄势待发。

青岛19处场所已集中供冷 具有集约用地高效节能等优点

07/21 08:35 / 青岛早报

业内专家表示,集中供冷节能和管理效率更高,适合大规模、长周期使用,其高效节能等诸多优点,有利于绿色城市建设。

深度报道

人民日报关注青岛开展暑期校内托管:托得安 管得好

08/01 07:44 / 人民日报

多地网友反映,一些家长早上把放暑假的孩子送到图书馆,中午给孩子点一份外卖,下班后再来接。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因缺乏看管,喧哗吵闹,相互追逐,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秩序。

《经济日报》关注青岛:真查实改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07/23 08:05 / 经济日报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存在的多头检查、随意检查、过度检查等问题,青岛市研究制定出台《青岛市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若干措施》,提出了明确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探索开展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等16项具体措施。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