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全国首艘氢电拖轮在青岛港入列,创多项国内第一!
6月26日,继全国首艘油电混合拖轮到港投产之后,山东港口青岛港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全国首艘氢电拖轮“氢电拖1”轮在壮观的水门礼中荣耀入列!这场海洋与科技的完美融合,不仅为青岛港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更标志着中国在氢能船舶应用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航运业低碳变革提供了闪耀的“中国方案”。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助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明确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在宏观政策指引下,各行业积极探索新能源应用路径,而航运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重点领域,成为绿色转型关键战场。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设计建造“氢电拖1”轮,正是对国家新能源政策的有力践行,为港口作业装备绿色化革新树立了行业标杆。
该拖轮搭载创新的“氢燃料电池+液冷锂电池”混动系统,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碳排放,在9节航速下续航超12小时,拖力达82吨。其创新应用北斗集成系统、全自动智能岸基充电等先进技术,攻克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成为全国马力最大、锂电池容量最大的港作拖轮,并获得电推船舶AUT-0附加标志。与传统燃油拖轮相比,“氢电拖1”轮在噪音控制、设备寿命、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优势显著,将大幅降低港口作业碳排放。据测算,该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吨。
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张雷表示:“从项目立项到建成,我们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如今它的投入使用,将有力推动港口作业大幅降低碳排放,加速整个港口向绿色、智能化方向迈进。”
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今年上半年,青岛港以一系列硬核数据勾勒绿色发展轨迹:在氢能应用领域,港口率先启动10台氢动力轨道吊与300kW热电联供氢燃料电池联调测试,推动氢能在港口作业全场景深度应用;岸电建设持续推进,2025年上半年接电量突破1000万kWh,为靠港船舶提供充足“绿色动能”。在能源合作方面,青岛港与船公司签署《绿色能源供应合作备忘录》,构建港航绿色能源协同体系,并成功落地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为全球航运减排贡献“中国智慧”。
“氢电拖1”轮的入列,是青岛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成果。展望未来,青岛港将以该轮为核心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持续推动港口装备绿色升级,全力引领全球港航业绿色转型新潮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06/30 08:48 / 青岛晚报
政策调整后申请条件将大大放宽。单身申购保障性住房的,住房面积须在35.3平方米以下,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四口之家的申购限制分别为70.6平方米、105.9平方米、141.2平方米,可以说是涵盖了大多数工薪收入家庭。
05/31 19:16 /
青岛市发布“漫游青青之岛,粽享端午时光——2025年端午佳节主题线路推荐”,涵盖滨海漫步、露营派对、康养生态、民俗文博、户外健身、光影休闲、非遗美食八大特色主题。
06/27 07:48 / 青岛日报
有关数据显示,青岛“谷子经济”近年来的年均增速达25%。“在初期阶段的门店经济之外,可以开发与电影产业、时尚产业的关联价值。
06/08 07:54 / 青岛日报
从最初单纯的生态绿地,到如今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活客厅”,公园的角色不断演变,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共属性、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及适度商业化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