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秋收“丰”景落幕 秋种“忙”曲开场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当前,全市大面积秋粮收获基本结束,下一步全市“三秋”生产重点由秋收转向秋种,各地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推进科学播种。据农情调度,截至11月5日,全市已完成秋粮收获面积380余万亩,秋收进度达99.49%;意向秋播小麦面积350余万亩,已播种79.97万亩,秋种进度22.12%。
据介绍,今年受持续阴雨天影响,全市秋粮集中收获期推迟,全市上下联动,科学应对,统筹调度,合理组织,全市“三秋”生产平稳、扎实、有序。尽管秋汛导致玉米收获烘干及小麦耕种作业成本上升,但通过强化应急保障、分类施策和科学应对,对秋收影响总体可控。据气象部门预报,11月上旬天气持续晴好,土壤墒情有效改善。预计全市今年意向播种小麦在11月中旬完成大面积播种。“地湿无晚麦”,市农技中心专家介绍,可通过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以及做好出苗后的田间管理,全力打好小麦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基础。
“今年雨水下得晚,汛期滞后,托管的玉米难以直接从地里抢收过来,我们从安徽、江苏等4个省市调运37台履带式收割机及时进田作业,同时对合作社现有收割机进行两驱改四驱等升级改造,加紧玉米收获。”平度市华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玉芹向记者介绍,目前合作社所托管的4万余亩玉米已全部收获完毕。
9月以来,青岛的连续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青岛市迅疾行动、多措并举,争分夺秒推进“防秋汛、保秋收、促秋种”。全市统筹1357万元农业应急救灾资金投入抢排抢烘减损,加强秋粮产后服务,引导企业开展预约收购。协调金融机构提供秋粮收储授信,支持农业担保,开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精准帮扶400余名困难农户抢收晾晒。市农业农村局印发防秋汛保秋收促秋种指导意见,制作秋收秋种科普视频广泛宣传;派出工作督导组、技术指导组,指导农户科学排涝、及时收获、适墒播种;组织全市农业农村系统10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全过程、全要素农技帮包。
“我们是人歇机不歇,每天播种小麦2000亩左右,大家铆足了劲把前期的不利影响补回来。”11月5日,在西海岸新区大场镇湾东村刚播种的麦田里,青岛同富勤耕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姜永战站在田埂上,抓起一把土壤捻了捻,高兴地向记者说,这样的土壤墒情正适合小麦播种。姜永战介绍,这几天合作社抓住天气晴好机会整地散墒,主要采用了复式精量条播机、大型拖拉机、翻转犁、圆盘耙等农业机械,有序完成了整地、播种、施肥等环节,效率非常高,邀请记者明年到地里看小麦长势。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滕丹宁 通讯员 姜卫 冯志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荣]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