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最近5年来青岛已复壮古树690株 建成古树公园8处

2025/11/06 08:34

阅读:

原标题:“古树管家”为城市守护“绿色乡愁”

古树名木承载着城市的特色风貌和历史变迁。目前,全市共有1700余株古树在“管家”的守护下,续写岛城的“绿色乡愁”。记者从市园林和林业局获悉,近5年来,我市复壮690株古树,建成8处古树公园,这些地方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好去处。

市南区安徽路幼儿园内有一棵树龄91年的楸木古树,从1953年安徽路幼儿园建园时,便陪伴孩子们成长,至今已有72年。幼儿园园长隋吉敏表示:“孩子们在古树下过家家、写生,春去秋来,大树和我们分享快乐也见证成长。”

与市南区安徽路幼儿园一墙之隔的小红楼美术馆院内有一株百年银杏,当下树叶变成黄色,整棵树像一把巨大的、缀满金片的伞。银杏树进入最佳赏叶期,引来市民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拍照。

据市南区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市南区挂牌古树100多棵,其中银杏、雪松、柏树、玉兰较多,树龄最长是银杏树已达300多年。市南区古树名木分布较为集中,约六成集中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路校区内。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局获悉,近年来城管部门常态化开展古树名木执法保护活动,以务实举措为岛城市民守好这份宝贵的绿色财富和美好回忆。2025年以来,我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重点加强滨海区域、历史城区、城市公园等古树名木集中区域执法检查,严查在古树名木上钉拴刻画、悬挂物品、擅自砍伐或迁移等损害古树名木违法行为,为古树名木生长安全建起执法保护“屏障”。

与此同时,城市管理部门与园林部门加强协作配合,联动共守绿色财富。市城市管理局将全市1700余棵古树名木录入青岛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执法人员可通过手机端即时查看古树名木地图分布和有关信息。同时,定期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管理单位协同配合,畅通信息共享、联防联查、抄告移送等协作机制,督促古树名木养护单位落实养护责任,及时发现、快速查处损害古树名木和占绿毁绿违法行为。

保护古树名木、爱护身边绿化,需要执法部门的严格执法,需要园林部门的精心养护、精细管理,更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的参与、支持和监督。今年以来,我市开展220余场次普法宣传和现场座谈,挖掘阐释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推动护绿宣传“微课堂”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市民爱绿护绿文明理念不断提升。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陈小川 摄影报道)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陆云琦]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