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国际友城数量与质量实现双提升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国际友城作为青岛开展对外交往的重要资源渠道,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青岛自1979年与日本下关市签署协议、正式缔结友好城市至今,国际友城事业已走过46年历程,在聚焦服务外交大局、加强经贸联动、增进民心相通等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十四五”期间,青岛新增国际友城15个,友城“朋友圈”拓展至54个国家95个城市,形成了覆盖五大洲的立体化交往格局,国际友城工作取得新突破。
构建高质量立体化“朋友圈”
山海为媒、友城共舞。今年夏天,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19座友城和机构代表齐聚浮山湾畔,共同探讨交流合作新模式,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
这是自1979年缔结首个友城以来,青岛迎来的最大规模友城市长代表团,也是青岛开展国际友城工作的缩影。多年来,青岛坚持巩固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国际友城交往不断提质增效。
深度融入上合,区域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依托上合示范区这一国家级平台,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主动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城市发展新的友城关系。截至目前,青岛已与13个上合组织国家的18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或确立结好意向。2024年1月,青岛与乌兹别克斯坦历史文化名城撒马尔罕市的结好签约,在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举行。这不仅实现了青岛友城工作的历史性突破,更将地方友城交往成功纳入元首外交成果清单、为上合组织区域合作注入强劲地方动能,更助力推动了青岛—撒马尔罕“上合快线”稳定运营,成为地方服务国家战略的典范。
深耕日韩周边关系,打造地缘合作新高地。青岛充分发挥与日韩隔海相望的地缘优势,通过高层互访、经贸合作、公务员交流、青少年互动、文艺团体演出等方式,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友城合作网络。目前,青岛在日本拥有京都市、下关市等6个友城。在韩国与包括大邱、仁川在内的全部6大广域市(相当于直辖市)结好,友城数量达8个,双方在机械、造船、海工、美妆等领域实现更多项目合作,推动开通了“青岛—济州集装箱航线”,以航运发展促产业提升。
拓展全球南方伙伴“朋友圈”,开辟南南合作新通道。积极响应国家南南合作战略部署,以构建新兴市场伙伴关系和“蓝色伙伴关系”为纽带,重点开拓非洲和太平洋岛国友城网络。非洲方向,在摩洛哥丹吉尔等地推进港口合作、医疗援助、职业培训等“小而美”项目,积极构建“友城+友港”新模式。太平洋岛国方向,聚焦海洋合作与可持续发展,重点推进海洋渔业技术转移、船舶制造标准输出等务实项目,成功与基里巴斯泰奈纳诺市、瓦努阿图卢甘维尔市结好。
打造赋能发展“合作网”
友城交往,从来不是一纸协议,而是点滴积累的情谊。“十四五”期间,青岛充分发挥外事工作联通内外、整合资源的独特优势,将友城资源切实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
“因为我们信任友城,所以选择在青岛投资。”今年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期间,匈牙利绍莫吉州工商会副主席萨博·克里斯蒂安参加完“友城产业对话会”后,表达了在青岛投资建设农机配件制造项目的意向。
依托友城资源,青岛持续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开展城市专题推介、一对一洽谈等举措,推动友城间产业合作资源“靶向对接”。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经贸、文化、产业对接活动近200场,成功推动了“青岛—曼海姆中欧班列”“青岛—撒马尔罕‘上合快线’”等国际物流通道的开行。利用与重要友城互访契机,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曼海姆—青岛友城经济圆桌会”“青岛—下关经贸交流会”“青岛—拉各斯经贸交流会”“青岛—南澳州经贸合作对接会”“青岛—昆士兰州经贸合作对接会”“青岛—仁川贸易洽谈会”、“中韩造船、海工产业合作交流会”等多场高规格、针对性强的经贸对接活动,促成了一批务实合作成果落地,助力了一批重点企业便捷出海、开拓国际市场。
在畅通资源渠道、服务双向投资贸易方面,青岛千方百计挖掘友城资源潜力,积极引导企业“跟着友城去投资、跟着友城找市场”。目前,已成功推动德国莱茵化学(青岛)公司、希腊菲尼克斯船级社亚洲总部、圣彼得堡(山东)商务信息中心、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中国(山东)信息商务中心、罗马尼亚中国工商会青岛代表处等一批高质量外资项目及功能性机构落户青岛,有效链接了全球市场。
友城交往,经贸如筋骨,文化如血脉。
在人文交往方面,青岛创新体育外事、推动文旅融合,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生动范例。
——构建“赛事+交流+产业”三位一体的体育外事新格局。配合市体育局成功引进了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成为世界单项体育组织在中国首个落地的非官方机构。持续擦亮“帆船之都”城市IP,与法国布雷斯特、西班牙巴塞罗那、希腊比雷埃夫斯、澳大利亚达尔文等多个滨海友城签署帆船互访交流协议,多次派团互访参与对方帆船节庆活动。连续两年推动举办青岛-东盟OP帆船赛,组织东盟国家青少年访青参赛,成为我市帆船周活动亮点赛事。创新打造“足球外交”模式,畅通青少年足球交流渠道,与韩国蔚山市成功举办“2024中国青岛—韩国蔚山友城青少年足球赛”。
——创新构建“友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仅今年友城交流月期间,就有9个国家友城的文旅部门代表与青岛文旅企业碰撞出合作火花,“客源互送、线路互推、市场共享”的理念获积极响应,匈牙利的温泉资源、德国的古堡旅游、日本的民俗体验,与青岛的海洋风光形成互补,一场跨国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正在酝酿产生。
编织民心相通“关系网”
制度创新是友城合作的保障。“十四五”期间,青岛坚持创新制度和交往模式,尤其注重体制机制创新、青少年交流和代际传承、打造示范项目,筑牢了友城关系的民意基础与未来根基。
创新性出台《青岛市国际友好城市管理工作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加强了对全市友城工作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为开展各类、各层级友好交往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行动指南,有力推动打造全市一盘棋的“大友城”工作格局。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力量。青岛将青少年交流视为友城关系的未来,持续创新交流形式,培育代际传承的新生力量。青岛与美国长滩市的高校师生代表和各界友好人士通过线上笔友项目交流了五年,两国青年因此结下深厚友谊。“青春青岛”友城青少年多边交流平台已举办活动近30场,吸引700余名中外青少年参与。首创“中日韩(友城)青少年交流月”机制,每年组织开展涵盖足球赛、艺术团、夏令营等内容的10余项特色活动,持续扩大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友谊不断增进,合作不断升华。以国际友城工作为依托,青岛正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拥抱世界,以相互借鉴的智慧连接全球,在不断深化友城合作内涵、拓展合作领域中,书写更精彩的国际友城交往华章。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萍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陈烛光]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