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青岛财经生活服务门户

山东2026年艺考统考有微调 多类别明确“不得化妆”

2025/11/18 07:25

阅读:

原标题:2026年艺考选拔更加注重“本真”

统考有微调,多个类别明确“不得化妆”,校考专业数量继续压缩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山东2026年艺术类统考将于12月6日起开考,今年仍然设置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舞蹈类、音乐类、播音与主持类、表(导)演类、戏曲类7个类别。除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外,其他6个类别均实行省级统考。统考各类别考试说明和部分高校公布校考信息显示,今年艺术类考试有一些变化和调整,如书法类明确字数要求,播音与主持类、音乐类要求“不得化妆”。

统考有微调,校考专业缩减

各类别笔试时间安排在2025年12月6日、7日进行,涉及美术与设计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导演方向)、音乐类、书法类;面试时间安排在12月17日至24日进行,主要涉及音乐类、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方向)、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方向)、播音与主持类、舞蹈类。与上一年度相比,此次统考笔试时间推迟了一周,笔试与面试时间间隔延长到10天。

与上一年度相比,此次部分艺术类专业的考试要求有所调整,尤其是需要面试的专业。2026年,播音与主持类专业、音乐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着装和化妆方面。播音与主持类明确要求考生“着纯色服装,不得化妆”。音乐类专业也首次提出同样要求。舞蹈类专业要求考生“不得化妆”。表(导)演类专业中,戏剧影视表演方向4个面试科目全部要求考生“不得化妆”,戏剧影视导演方向的两个面试科目也提出了同样要求;服装表演方向“形体形象观测”考查内容中,2025年对服装的要求是“女生着纯色、分体、不带裙边泳装”,男生“着纯色泳裤”,且男女生都“赤足”,2026年将服装颜色由“纯色”改为“纯黑色”,女生“着高跟鞋”。

书法类别中,书法临摹科目要求按照给定的两种书体范本临摹,2025年要求为30字左右;2026年要求“楷书、隶书字数为24—28字,行书字数为28—35字”。此次书法创作科目第二首诗文明确要求字数20—28字,2025年要求30字左右。

此外,部分高校也明确了校考专业数量。校考专业数量整体上仍在缩减,中央美术学院《2026年本科招生考试公告》显示,该校美术学专业取消校考。中国传媒大学公布的招考信息显示,2026年该校将摄影、视觉传达设计、漫画、动画(游戏艺术方向)、新媒体艺术等专业校考取消,新增播音与主持专业(中日双语播音主持方向)校考;新增的游戏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省统考成绩、设置分省招生计划录取。四川美术学院的中国画、影视摄影与制作、公共艺术专业取消校考。

全真模拟考试,适应考试节奏

“‘不得化妆’是今年很多面试类科目变化的关键词,这个变化说明艺考选拔标准更加注重本真,即更加注重考生的内在能力,而非外在修饰。”青岛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介绍。化妆作为一种外在修饰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考生面部的自然特征,甚至可能通过精心设计的妆容影响考官对考生表情、情绪表达的判断。从维护考试公正性的角度出发,统一要求素颜考试能确保考生在相同条件下接受评估,最大限度地减少外在因素对评分的干扰,提升选拔的公平性。‌

距离艺术类专业统考不足1个月的时间,未来这段时间里,考生应该如何备考?青岛十七中美术教师蒋珊表示,“越来越多的院校和专业包括部分顶尖艺术院校的专业,开始直接使用省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能力的评判标准,甚至替代校考。基于此,对待省统考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它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考选择面。”

蒋珊以美术与设计类专业为例,给出了统考备考建议。她认为,要注重回归本源,抓住核心,每天坚持针对性强的核心小练习,如快写练习、速写局部素材积累、小构图练习等,解决画面中的核心基础问题,对完整画面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使每一次模拟练习后都能有所收获;全真模拟,适应考试节奏,每周严格按照统考时间,使用官方考试用纸,进行2至3次全真模拟考试,熟悉考试节奏。

组织校考的院校和专业有所减少,校考更加集中于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院校。其核心目的是选拔具有突出艺术天赋和专业潜力的学生,考查重点也从单纯的技法熟练向素养与潜力转变。计划参加校考的学生务必系统研究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开展针对性训练。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

青岛话题

百人共拉一张网 2025灵山湾拉网节在西海岸新区热闹开场

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青岛王哥庄港东渔码头上演海鲜盛宴 第一网收获超千斤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深度报道

发力新消费 青岛历史城区“老字号”焕发“年轻态”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青岛通过城市更新 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

信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