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2.8万商户足不出户享“一对一”服务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门头招牌不仅是沿街店铺的“面子”,还关乎着城市市容和市民生活品质。在青岛,崭新整洁的门头招牌只需要商户通过线上办理就可以实现快速定制。
在李沧区云丰里商街,商户宫一平的招牌从设计到审批仅用了2天时间。这个效率的背后,是青岛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创新推出集咨询、登记、查询、设计于一体的户外招牌设施线上前置服务,商户通过手机小程序上传招牌尺寸、样式等信息,系统自动比对规范标准,在提升招牌设置规范化水平、满足招牌设置个性化需求的同时,筑起招牌设置安全底线,让商户切实感受到城市治理的“温度”。目前云丰里商街60余家商户全部实现“零跑腿”办审批。
据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户外招牌设施设置大多实行事后管理,易产生影响市容环境品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后期整改成本高又易引发矛盾纠纷。市城市管理局坚持问题导向,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点靓青岛”小程序上开发上线“门头招牌前置服务”模块,将管理关口前移,从“事后纠错整改”转向“事前指导服务”,从源头有效保障了招牌设施设置的安全性、规范性及美观性,避免了因违规设置带来的邻里纠纷、财产损失等问题,也减少了因不合规设置带来的后续管理难题,实现了商户企业设置成本下降、管理效能提升和市容品质改善的多方共赢。
为满足不同业态商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市城市管理局开发“店招设计助手”模块,提供零售、服务、娱乐、餐饮、服装、饰材等6大类常见业态108种门头招牌设计模板,61组精品招牌案例和17种招牌禁设情景供用户设计参考。商户可参考设计模板,融入个性表达,自主设计出符合规范、独具特色的门头招牌设计方案。根据服务指引提交门头招牌方案,3日内即可收到管理部门回应,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专业的“一对一”指导服务,并可随时线上查看办理进度,实现了“零跑腿”。
安全是户外招牌设施管理的生命线。市城市管理局始终将安全置于户外招牌规范管理的首位,落实《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技术标准》要求,着力推动商户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在线上登记时,系统会告知商户在线签订《门头招牌安全管理及维护责任书》,承诺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安全生产规范,自觉履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等安全管理及维护义务,将法律法规中的“无形”安全条款变成了“有形”安全责任,把牢了户外招牌设施设置的安全关,打通了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户外招牌设置线上前置服务模式以智能化手段赋能管理服务,以便捷化措施回应商户需求,以规范化要求压实安全责任,累计为商户设置户外招牌提供了2.8万余次线上指导服务。“目前,我们正在依托AI人工智能技术,积极建设广告招牌智能服务场景,打造以‘智慧研判’‘智慧设计’‘智能客服’为核心的广告和招牌智慧管理平台,推动户外招牌前置服务精细化、专业化水平不断迭代升级,为商户提供更便捷服务。”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陆云琦]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