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原标题:初冬菜价为何不降反升
记者 黄俊毅
天气渐冷,蔬菜价格的“热度”却在上升,不少消费者近期对此感受颇深。根据蔬菜市场价格季节性波动规律,一般情况下,9月份入秋后,菜价会逐步下行,至11月份降至低点,然后逐步回升。然而,今年10月份以来全国蔬菜价格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今年全国蔬菜价格为何出现反季节上涨?后期供应是否有保障?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市场人士。
“10月中下旬以后,全国气温偏低,且秋雨增多,局部地区遭受低温冷冻灾害或暴雨洪涝灾害,对蔬菜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导致部分蔬菜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明显上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安民说。
据了解,10月份正值蔬菜产地转换的关键时期,高纬度及冷凉地区蔬菜产量下降,主产地南移至山东、河南、江苏等黄淮流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低温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且气温迅速下降,导致蔬菜生长周期延长。华北、东北等地区露地蔬菜加速退市,而后续产地蔬菜又成熟度不足,批量上市时间延迟,莴笋、豆角、椒类、黄瓜等品种“青黄不接”,市场供应偏紧,推动价格上涨。
对消费者来说,好消息是,蔬菜整体价格近日正从高位回落。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介绍,蔬菜整体价格在10月末达到顶点以后,11月份开始了波动下行的进程,目前蔬菜供应能力已经较前期有明显转好。
去年秋冬季蔬菜价格高企,今年农户种植意愿较强,蔬菜种植面积有所上升,稳产保供基础较为牢固。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于蔬菜生长、采收及运输。不过,冬季气候不确定性增大,极端低温、冰雹、霜冻等异常天气时有发生且难以精准预测,可能会对蔬菜生产消费形成多重冲击,造成蔬菜价格剧烈波动。因此,后期仍需继续加强蔬菜生产田间管理,强化不利天气预测预警,加强区域间蔬菜的应急调配能力,做好蔬菜市场运行监测。
“展望后市,北方设施蔬菜将陆续上市,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同时,蔬菜供应产地转换陆续进行,随着南菜北运、西菜东进,蔬菜市场供应将有保障。总体来看,预计后期蔬菜市场保持平稳运行,菜价有望回落。”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孔繁涛说。(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赵晓珊]09/05 07:37 / 青岛早报
9月4日,由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主办的2025灵山湾拉网节热闹开场,祭海祈福的庄严肃穆、民俗展演的欢腾热闹、百人拉网的同心协力,让这片滨海之地满是金秋开海的喜悦,也让渔家文化在欢声笑语中焕发生机。
09/02 08:48 / 青岛晚报
1日上午,青岛王哥庄拥有近600年历史的港东渔码头举行开海仪式,老渔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大海,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10/31 07:17 / 青岛日报
“头戴盛锡福,脚踏新盛泰,身穿谦祥益,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洗澡天德堂,吃饭春和楼,看病宏仁堂。”在这句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中,可以窥见中山路昔日的繁华商业面貌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10/14 08:41 / 青岛日报
西海岸新区龙湾崖社区成功释放存量建设用地约500亩,加速新型产业导入,蝶变为潍柴(青岛)智慧重工智造中心项目。目前,区域内已成功引进配套项目30余个。